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4040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一、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人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四种寄生虫。 各种寄生虫对人体可产生多种危害: 蛔虫在肠道内主要吸食人体消化或半消化食物等营养物质; 钩虫专门吸取人体肠道血液, 并引起肠壁多处溃疡、出血;鞭虫由于其头部深入肠粘膜,吸取肠壁组织液和血液,引起肠壁充血水肿;蛲虫常在夜晚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搔痒和会阴炎症等。 此外, 虫体的寄生和刺激尚可引起脐周及上腹疼痛、 腹泻等症状; 儿童反复感染可发生营养不良、 贫血、 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危害;虫体分泌的毒素和排泄物对人体有毒害和致敏作用,可出现烦躁、失眠、荨麻疹、哮喘、小儿夜间磨牙、夜惊以及喜食

2、生米、 泥土等异食现象。 蛔虫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 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等。真可谓虫小危害大。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和食物,健康人因食用了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饮水,小儿吸吮污染的手指以及农田劳动、 日常生活中手、 脚直接接触受虫卵污染的泥土等而受到感染。三、我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主要的防控措施我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幼儿长期居高不下,这与 我区的经济状况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为了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我省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我区今秋对全区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幼儿集中进行驱虫服药。 药品使用安全高效的“甲苯咪唑咀嚼片”。此药为甜味,服用者依从性较好,4 岁以上的人群早晚饭后各服2 片, 2 岁及以上不到 4 岁者减半。 2岁以下幼儿、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及对“甲苯咪唑”过敏禁用。 肝肾功能不良,老年人慎用。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除驱虫服药外,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不吃不干净生的瓜果、蔬菜,避免手、脚直接接触泥土,提倡穿鞋下田劳动等。此外,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加强家畜管理,城市不养鸡、鸭、鹅。学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驱虫,防止学生、幼儿间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