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4024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模架(膺架)制梁施工监理细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模架(膺架)制梁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3)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4)建设单位的其他有关专业管理规定。为使我站的监理工作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制定本移动模架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供参加本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实施.编写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不全,部分专业实施细则暂未编制,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改。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技术、质量标准本段设特大桥44951.0m/3座,大桥204.8m/1座,涵洞:316.34m/13座,箱形桥1198.6m2/2座。汉江

2、特大桥64m简支梁采用造桥机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施工,简支梁采用预制架设。(1)桥梁:一般采用24m、32m跨度的双线整孔箱梁,对跨越大江大河处和有特殊立交要求的采用特殊桥梁结构。(2)墩台及基础:一般采用圆端形空心墩、双线矩形空心墩及圆端形和矩形实体墩。(3)桥台:一般采用双线矩形空心台,大部分桥墩台采用桩基,个别采用扩大基础。(4)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钢箱系杆拱采用拖拉法或支架平转法就位,现浇砼桥面的施工方法,钢桁结合梁和钢混结合连续梁在边跨组拼完成后,拖拉或顶推就位,40m简支梁采用移动模架原位现浇制梁。主桥水中墩施工:根据水浮不同

3、分别采用钢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双壁钢围堰、钢吊箱围箱等。主墩采用翻模法施工,桥台采用支架法施工。桩基础采用钻孔施工。第三章、监理工程流程图施工程序 监理控制内容移动模架安装、调试、预压、预拱度设置,底模外侧模的安装水准测量及尺量 钢筋接头抽样试验、旁站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抽查签认、预应管道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好孔道位置量测记录。检查波纹管的连接情况,锚头的位置。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锚头 检查腹板厚度、底板厚度、顶板厚度。安装内模 监督抽验绑扎顶板钢筋、预埋件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浇筑时间。对振捣工人的操作进行检查,避免造成漏浆。同时按照要求检查试件制作情况。 浇注

4、混凝土 检查养护方案执行情况,并对模内外温度进行监控。梁体养护 检测端部及倒棱位置处砼的密实度。拆除内模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通过砼试件的强度进行张拉时间控制。对张拉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 预应力钢筋预张及初张拉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张拉情况拆除模板。 落底模、外侧模 模架系统前移、施工下一孔梁 旁站检查:1、千斤顶标定、油表校核的有效期及使用情况。2、张拉过程是否正常、伸值长是否在允计范围内,张拉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压浆过程是否正常、配合比的使用情况、见证留取压浆试件。预应力终张拉 压浆 第四章 监理控制要点第一节 移动模架1、移动模架拼装和操作应满足技术监督部门审查通过移动模架造桥机使用说明

5、书和移动模架造桥操作手册的要求。32m移动模架体积庞大,涉及方面十分繁多,在浇筑之前需要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在确保每个部位均无问题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浇筑。以下为检查表。 序号检查内容检测者日期校核日期1安全检查:平台、楼梯、安全网等2液压系统检查、阀等。泄漏测试3主千斤顶:千斤顶机械锁已拧紧4主梁节间高强螺栓已上紧5横梁与主梁、横梁之间连接螺栓已上紧6螺栓预紧力检查/抽查7纵移、横移油缸缩回、用销轴锁定顶推机构8电器检查、线路与接头无裸露、松动和浸水现象9模板标高及预拱度10牛腿支腿、牛腿梁已与墩柱牢固固定备注:每孔检查一次检查人: 时间:校核人: 时间:2、移动模架底模应设置预拱度,此预拱度应

6、计入造桥机主梁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影响,此弹性变性应根据混凝土实际容重计算并结合有关实验数据修正后得出。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移动支撑系统挠度值的影响因素要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该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四部分组成:a、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b、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c、牛腿沉降产生的挠度值。设备的加载试验及测试方案:待滑移模板支架系统全部拼装完成后,即可做设备的加载试验。试验可以采用等弯矩或超载预压袋堆载的方法进行加载,直至加至与混凝土等载后,观测设备的挠度变形值。重物堆载时应注意箱梁腹板与顶底板处荷载不同,以保证滑移模板支架系统的受力与实

7、际浇注混凝土时一致。挠度变形值根据理论计算,加载试验完毕后,现场可根据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决定第一孔的预拱度调整值,浇完第一孔后测量实际值,以后浇注可根据实际值调整。3、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活动支座安装,除应按铁道部现行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第563条根据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梁的收缩徐变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外,还应计入设计单位提供的梁体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压缩量。4、移动模架造桥机制梁在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同时应注意混凝土梁的反拱度是否与设计相符,不得出现由于造桥机主梁的反弹而使混凝土梁体上翼缘超拉应力,必要时配合预应力的张拉分级调低底模预拱度。5、移动模架组装拼完成后,梁的

8、底模、外模亦已就位,其组装尺寸直接决定箱梁的外观尺寸,必须在组拼完成后进行测量检查,检查的内容平整度、错台、整体尺寸,其允许偏差见表-1表1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模板总长10mm尺量检查不少3处2底模板宽+5mm、0尺量检查不少5处3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mm拉线量测4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尺量检查6横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mm7模板倾斜度偏差3尺量检查不少5处8底模不平整度2mmm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9桥面板宽10mm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10腹板厚度+10mm、011底板厚度+10mm、012顶板厚度+10mm、01

9、3横隔板厚度+10mm、-5mm14端模板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3mm尺量检查6、外模板纵向行走 当滑移模架纵向行走时,因为另一副桥已浇注,在正常桥墩处,滑移模架开模行走时,模板不会与已浇注桥发生干涉,在过伸缩缝处桥墩时,如果此处已加厚,行走前应将桥内侧翼缘板模板先旋转一定角度,行走通过伸缩缝后,再转回原位置。建议另一副桥浇注时,伸缩缝处后浇注,这样可以避免旋转模板,加快施工进度。以上每个构件在拼装前及每道工序在安装后均需生产厂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移动模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所有的安装,确认安装无误。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抽查5%的受力螺栓的受力情况。第二节 进场材料检查1、钢筋:钢筋应

10、符合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以及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97)有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对HRB335钢筋尚应符合碳当量不大于0.5的规定。钢筋外观要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应按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要求抽取试样,分别作拉、弯复查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取样,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2、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钢绞线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先经

11、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钢绞线存放应置于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应高出地面200mm并及时盖好。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等级的钢绞线组成。3、锚具、防水层、保护层及波纹管材料: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层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分别采用,其性能应满足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波纹管应符合质量要求。4、水泥进场应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经复查合格方可使用,存放

12、要求干燥通风,水泥从出厂日期到使用日期不得超过3个月。5、所进砂、石料必须先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且搅拌站必须储备足够的材料才能开盘浇注混凝土。钢筋的制作安装1、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加工要求见表2。3、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闪光对焊的有关要求按照TB10210-2001第4.4节的规定执行。表2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L500010尺量L5000202弯起钢筋的位置203箍筋内边距离尺寸差34、现场绑扎钢筋时有关规定:1)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也可用点焊焊牢。2)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13、。3)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曲;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牢。4)箍筋的接头(弯钩接合处),在梁中应沿纵向线方向交叉布置。5)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6)钢筋的绑扎允许偏差见表3。表3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15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2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83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4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15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06其它钢筋偏移量20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除符合下列规定外,尚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1、混凝土配合比有关审批程序详见温福监(2006)28号文。2、混凝土配制拌合前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