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3950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 2023年工作打算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强力推进“110+N”和“6969”工程,全面构建起乡村振兴框架体系,开局之年胜利收官。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推深做实“110+N”工程。一是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计划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165名,实现每个乡镇新增2名乡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并力争1名NN石斛产业发展带头人入选省级示

2、范典型。二是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新增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以上,其中省级1家,市级15家。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建立县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服务。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合作社20家,力争每村新增1家家庭农场或合作社。新培育县级示范经营主体40家,市级示范经营主体10家。四是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以上,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争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61亿元,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100个。五是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完成茶叶产量1.2万吨,增长10%,产值11.5亿元,增长11.9%;饲养蚕

3、种3.2万盒,生产鲜蚕茧1550吨,实现亩桑综合效益6000元以上,实现全年行业总产值3.5亿元的目标。蔬菜 产量16.93万吨,中药材产量7.2万吨,水果产量0.43万吨。实现武汉白鹅饲养量25万羽,增加产值1920万元。实现麻黄鸡年出栏350万羽,产值1.4亿元。实现小龙虾年产量3000吨,增幅3.4%。六是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助推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上海、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力争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年综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二)提质增效“6969”工程。一是开展产业园申报创建工作。编制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完善“一核、五

4、园、一带”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等六大环节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投资4.33亿元(其中专项债3.3亿元),用于三农云大数据中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争取2023年累计入驻园区主体55个,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实现现代农业园综合产值40亿元。同时积极支持QQ畈乡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推进绿色食品加工园建设。新建冷链配套设施1万立方米,对园区企业实施技改,引进头部企业或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新增入园主体8家,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累计入驻园区主体56家,园区加工产值将达到44亿元。三是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5、茶产业:积极争取省级茶产业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项目资金,计划发展有机茶园1万亩,建设高标准茶园2.5万亩,发展生态茶园4万亩,低产低效茶园改造1.6万亩,改造提升千亩连片生态茶园2个,新增标准化示范茶园2个,新增规上企业1个,计划改造新建标准化加工厂10个。 蚕桑产业:利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新建良种桑园5000亩,新建标准化养蚕大棚2.5万,培育经营主体10个。渔业:新增精养池塘200亩,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501亩;武汉白鹅:以NN野山牧业有限公司为保种及养殖基地,计划引进种鹅苗5000羽,完成饲养量25万羽。麻黄鸡:新增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以龙翔生态养殖合作社(国

6、家级)和龙青生态养殖场为养殖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模式,新增发展养殖户310户,全年饲养量达到350万羽。NN石斛:实现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原生态种植基地1000亩,建设一个千亩连片示范基地,实现规上工业企业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家,新建石斛经营户全国官方旗舰店2家,NN石斛科创孵化园1个。毛竹:建设高效笋材两用林2200亩,竹林运材道80公里。QQ黑猪:计划投入40万元,20万元用于毅康农牧公司QQ黑猪保护补贴和物联网建设,20万元用于实施保护区内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项目,力争发展5000头养殖场1个、500头以上养殖场3个、100头以上养殖场8个。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30

7、00亩,抚育2000亩。四是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3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完成无公害复查换证8家9个产品,绿色续展5家5个产品。五是加强特色区域品种保护。建立完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体制机制,开展红灯笼辣椒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发展红灯笼辣椒种植2000亩;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专项资金1200万元)实施 NN石斛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以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为抓手,力争进入“国家级示范场”,实现全县大别山黄牛3000头的养殖规模。 (三)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资1250万元,实施农村改厕

8、5000户;投资544万元,全面运行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服务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提高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投入5712.12万元,完成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与7家市场主体签订秸秆收购利用协议,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投资500万元,在全县135个村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计划完成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14个,创建美丽庭院180户。 (四)深化农村改革。在与儿街和落儿岭镇开展试点,完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每个乡镇谋划1-2个新项目,提升农村“三变”改革质量,盘活村级沉睡资源,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社会化服务、乡村建设等项目,力争2023年村集体经济强村增加10个,占比达 27 %以上。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制定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探索更加科学化社会化服务工作模式,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五)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2.24亿元,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 农林牧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10%,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