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39382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曹刿论战课后习题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8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A.曹刿(ku) 小信未孚(f) 下视其辙(zh)B.登轼而望之(sh)遂逐齐师(su)彼竭我盈(yng)C.望其旗靡(m)玉帛(b)肉食者鄙(b)D.又何间焉(jin)小惠未遍(bin)弗敢专也(f)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又何间焉(参与)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凭借)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遍及,普遍)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B)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

2、项是(D) A.神弗福也B.公将鼓之C.下视其辙D.虽不能察,必以情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必先/苦/其心志。C.公将/战。曹刿请见。D.行/拂乱/其所为。6.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取信于民,具体来说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齐人三鼓后。开始追击的时机是齐人辙乱、旗靡时。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

3、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又何间焉(参与)(2)必以信(实情)(3)公问其故(原因、缘故)8.翻译

4、句子。(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参考答案小处守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参考答案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B)A.肉食者谋之B.大小之狱C.故克之D.公与之乘10.选文详略得当,详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双方交战的过程,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11.(2016海南中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又何间(jin)焉B.牺牲玉帛(b)C.下视

5、其辙(zh)D.望其旗靡(m)12.(2017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咏雪)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B.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C.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书信)。”(曹刿论战)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陋室铭)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13. (2017甘肃平凉中考)阅读【

6、甲】【乙】两文,完成文后各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7、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

8、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小惠未遍(遍及、普遍)再鼓之,必走(击鼓进军)势如疾雷不及掩耳(快,急速)(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参考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

9、军,造成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参考答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 【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乙】文详写战争过程。14.(2017山东济宁中考)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1)如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字。答案示例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字,刻有繁体“書”字的印章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抓住特点,言之成理即可。)(2)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通知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做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校办公室2017年4月19日格式上: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内容上:正文应指出报告地点。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