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73890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修复木栈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充分利用现场资源及工期、安全方 面和尽量减少施工机具设备种类的原则,采用先下后上的原则进 行。1.1、施工顺序总体施工流程:放线基槽开挖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木龙骨安装面板铺装亦栏杆安装及栈道收边1.1.1、放线场地初平,按施工图纸测设放线,撒好基槽灰线。这项 工作精 度要求很高,并要防止差错,以免日后构件安装不成。 在经自检合 格后,要请监理和建设单位代表验线。验线合格 才可正式开挖。1.1.2、开挖基槽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然后自上而下分层开 挖。栈道 基础土方量较小,采用人工开挖,挖至糟底标高后,由两端轴

2、线引桩 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然后修槽、清底。 将基础回填所用土方 量置于基坑周边,以备回填。基坑土方 开挖时应用一台水准仪进行 标高的跟踪监控。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 木撅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不规则裂缝:基础过长而收缩,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 不够,或拆模过早而造成。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操作未认真按照工艺规程去操作易漏刷、缺腻子、缺砂 纸。平台基坑可先采用机械开挖,机械开挖至垫层底标高上30cm处, 采用人工清土,将基础回填所用上方量置于基坑周 边,以备回填。基 坑上方开挖时应用一台水准仪进行标高的跟踪监控。1.1.3、垫层施工

3、用于基层填筑的碎石,要求大小适中,无风化现象,以 确保基层 的强度。石块之间要求密实,无松动。并预先控制 好标高、坡向、厚 度。碎石层厚度不小于50cin,满足设计要 求,碎石摊铺应均匀、平整。佐垫层采用C15役,厚度15cm,因现场场地较小,采用 机械拌和, 人工入仓的方式进行。1. 1.4、钢筋施工1. 1.4. K施工准备: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基础外形尺寸线。1.1. 4. 2、钢筋绑扎:所有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抽检复试合格 方能使用。木栈道基础先绑扎基础底板钢筋并预留柱、梁钢筋,然后浇注基 础混凝土,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达到50%强度后进行 柱和梁钢筋绑扎。梁筋的

4、搭接:由于梁的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5mm ,可采 用绑扎接 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 钢筋弯折处的距离, 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接头位置 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 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钢筋在钢筋作业场内加工制作,现场绑扎。现场绑扎时应注意钢筋摆放顺序,钢筋接头相互错开,同一截面 处钢筋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按图纸施工。钢筋保护层为50mm,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的役垫块来保证,垫块梅花形交叉布置。底板钢筋上下层之间用钢筋凳支撑将上下层钢筋间距固定。1. 1.5、模板施工施工准备:支模前

5、将基础表面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支模板: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 用木撑进 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模板支好后检查模板内 尺寸及高程,达到 设计标高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 模板而受 损后,悬臂结构达到100%后方可拆除。1. 1. 6混凝土基础浇注工艺流程:槽底清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清理:清除槽底内泥砂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混凝土 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 部分长度的125 倍,最大不超过50cm。用插入式振捣器应 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 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 漏,做

6、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 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 的接缝。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 盖和浇水,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 夜。雨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 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 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梁部玲应间隔一定距离作后浇带施工。1. 1.7.木构件安装:木栈道、木平台:每一佐横梁上有四道木龙骨,中间两道为200X 150的木龙骨,两边为200X120木龙骨。木龙骨两侧通过75X75 L” 型镀锌不锈钢角钢及6 14镀锌十字螺 栓与佐

7、梁固定夹紧。40厚面板 与木龙骨通过中8下沉式十字 平头镀锌钢螺栓牢固1. 1.8、栏杆安装栏杆不是木结构的主体结构,但它对木结构内外的视觉 颇为显著, 如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木结构的整体效果。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栏杆是 亲水平台上不可缺少的安全设施。安装 前仔细对其尺寸、外观进行检 查。栏杆的安装自一端柱开始,向另一端顺序安装。栏杆的垂直度用自 制的“双十字”靠尺控制。1. 2质量标准所有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业 主和设计、监理的确认。且资料齐全。商品混凝土、钢筋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 关规定。1.2. K木做作工程质量标准:骨架所用木材的材质等级、含水率

8、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相关规定, 板、木方材不允许有腐朽、虫蛀现象,在连接的 受剪面上不允许有裂 纹,木节不适过于集中,且不允许有活 木节。样品需得到业主和设计、 监理的认可。加工时需留好干缩量,以满足构件尺寸。在加工成型后,用墨线弹出中心通线。以便日后安装需要。1.2.2.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 支撑部分 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上上,基上必须 坚实,并有排水措 施。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 l.5n)m。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 应清理干净。1.2.3. 钢筋工程质量标准: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

9、准的规 定。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 后仍留有 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 规定1.2.4. 混凝土工程质量标准:按标准对混凝I: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足混 凝上强 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1.2.5.油漆工程质量标准:油漆工程等级和材料品种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油漆工程严禁脱皮、漏刷、斑迹。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

10、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 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绑柱梁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 止位置不 准。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 配合比 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等原因造成。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 木撅不准, 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不规则裂缝:基础过长而收缩,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 或拆模过早而造成。严格控制模板上口标高。操作未认真按照工艺规程去操作易漏刷、缺腻子、缺砂纸。由于油漆料太稀,漆膜太厚或环境温度高,油漆干性慢

11、等原因或 是由于操作顺序和手法不当,如一但油量大和操作 不注意,就往往容 易造成流坠、裹楞。油刷子小或油刷未泡开刷毛发硬易产生刷纹明显。应用 合适的刷子,并把油刷用稀料泡软后使用。粗糙:主要原因是基层不干净,油漆内有杂质或在尘土 飞扬时施 工,造成油漆表面常发生粗糙现象。应注意用湿布 擦净,油漆要过磐, 严禁刷油时清扫或刮大风时刷油。皱纹:主要是漆质不好,兑配不均匀,溶剂挥发快或催 干剂过多 等原因造成。1.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4. K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所有使用的技术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作业指导书等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和 收发文登记册,指导 施工编制的技

12、术文件,如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 计、操作规程、“技术交底书”以及作业指导书等,必须经经理 或总工或技术负责人等相应 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下发执行, 施工中严格按照施 工组织总工或技术负责人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 批后,才 能下发执行,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进行施工管理与控 制。1.4.2、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 行清点验 收。物资部门应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 行复验,经复验合 格方能使用。对不合格的物资按不合格品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准发放 不合格物资。物资部门应对复验 合格的主要物资管理并标识,物资发 放前要登记物资的流

13、向,如工点、部位、规格、数量、作业班组,领 料班组要签 字,以便追溯。1.4.3. 测量控制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实行测量双检复核制。测量人员要对测量 成果认真记录计算,并将司镜、扶尺、吊点、时间、 地点、测点等要 记录清楚,以便核查,并对主要控制桩进行保护。1.4.4.关键工序实施要求编制关键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有 明确的技 术要求和质量检查标准,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 并做好记录。实施 前要经过经理部总工程师批准,操作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按 实施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要及时向技 术人员反馈,经质检工 程师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1.5、质量保证措施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定线放样,测放 各区间控 制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边界线。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 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绑柱梁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 止位置不 准。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 配合比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等原因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