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3703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

2、的写作水平。我认为,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写作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比如: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因为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活动诱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进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二)感受生活,培养兴趣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

3、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就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就有东西可写了。这样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动机产生了,他们觉得有东西可写,这样就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

4、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引导学生到教材中去观察,在语 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无论是在教材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培养学生细致地观察、有序地观察、抓住重点去观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这样,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学生才能产生表达愿望。三、培养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

5、之本,水之源。写作离开素材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小学生作文要具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需要小学生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因此,我们应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读书活动、野外郊游活动等 ;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鼓励学生把他们生活中的

6、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二)从阅读中积累素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写出好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课外我们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书刊,要求学生阅读后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积累素材。课内阅读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来积累素材,我们要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文章就是例子,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知识,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我们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

7、的例子,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四、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小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积累的作文素材包罗万象,这就需要有组织和整理素材的过程,老师要引导他们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否则小学生容易乱套滥用、东拉西扯,使文章中心不明确。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审题、确定中心,使学生能从题目中准确地找出限定的习作范围和要求,然后启发学生按作文题目的要求,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从积累的作文素材中筛选真实、新颖、有意义

8、的材料,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材料,这样学生的作文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学生构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的过程。学生具备了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习作就能达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五、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学生完成习作后的第一读者应该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这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己修改的能力,启发学生认真逐句、逐段阅读习作,从读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自己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如,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得是否恰当、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中心是否明确等。学生通过阅读、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使学生乐于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