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3439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方向)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等现代通信技术,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通信软件编程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我国通信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信道上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知识,以及通信软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2、掌握本专业

2、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3、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4、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及其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对计算机通信网的维护与管理能力。6、通过选修课程可以掌握DSP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具有嵌入式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工程能力。7、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编程的能力。8、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重点,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9、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

3、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具有信息综合利用能力。11、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操作系统原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TCP/IP设计与实现、通信软件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VC+程序设计、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多

4、媒体通信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VSAT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公共基础课7110专业基础课3622专业方向课14教学实践环节244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合计

5、学分14546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通信工程(移动通信方向)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通信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系统地掌握移动通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实际设计、维护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现代通信技术,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学习信道上信息传输与处理的理论知识,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

6、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3、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形成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4、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形成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及其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对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维护与管理能力。6、掌握DSP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和形成开发方面的工程能力。7、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编程能力和开发嵌

7、入式系统的能力。8、具有一定的电磁场和微波技术基础,以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为重点,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9、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以及形成信息综合利用能力。11、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高频

8、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设计、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软件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现代交换技术、多媒体通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原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VSAT实验(卫星通信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现代交换技

9、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公共基础课7110专业基础课3622专业方向课14教学实践环节244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合计学分14546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附表):通信工程(光通信专业)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应用、现代通信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掌握当今通信领域内的光纤通信系统与SDH技术等先进的光通信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成为满足通信人才市场急需的具备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能力的复

10、合型高素质通信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培养过程中突出光通信技术的专业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光纤通信系统、SDH技术、宽带接入和全光网络等最新的技术知识,并受到相关的光纤通信系统实验、SDH技术实验及光传输测试仪表使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2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3 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

11、形成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4 掌握现代通信原理和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所涉及的通信传输、交换及接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5 具备光纤通信器件、光纤通信系统、SDH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全光网络等光通信的应用知识,同时能够对SDH光通信设备和器件、宽带接入设备等进行操作、配置和测试。 6 掌握典型的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7 通过选修课掌握嵌入式系统、可编程器件和DSP技术的应用开发技术,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及实际工程开发的能力。8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和较广的应用能力、具备熟练的编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9 掌握

12、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并侧重于光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10掌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和卫星通信等相关通信理论及应用。 11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1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及形成信息综合利用能力。13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熟练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文写作能力。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

13、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SDH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接入网技术、多媒体通信、全光网络等。五、 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电子实习、综合设计与课程设计、上机实习、专业创新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DSP实验、HDL及可编程器件实验、光纤通信实验、SDH技术实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六、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

14、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91学分(含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学分),其中: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公共基础课7110专业基础课3622专业方向课14教学实践环节244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0合计14546八、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见附表)微电子学专业本科四年制教学计划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各种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管理和分析测试技术实际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同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

15、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对集成电路设计有所侧重。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设计、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和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3、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4、 掌握固体物理学、电子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