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3383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一、规范修编概况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修订是根据国家计委综合1992 490号文,建设部司发文(92)建标字10号199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 计划,由上海市建委主持,组织上海市建工(集团)总公司下辖上海市工业设备 安装公司会同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四川省工业设备 安装公司、陕西省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安装公司、上海建筑设 计研究院、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 以及同济大学等共同完成的.规范修编组在收集国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设计、建设和质检部门对 原规范施行中的意见与经验的基础上,

2、参照了美、英、德、日、奥与原苏联等国 的同类标准,综合国内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协商、试验论证,本着先 进合理,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原则于1997年2月完成“报批稿”。建设部于 1997年10月20日以建标19971313号文正式批准发布,编号为GB50243 97, 走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原规范GBJ234 82同时废止.二、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与验 收。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工业除尘以及 防、排烟系统等工程.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

3、气调节系统等工程。对于特殊的高温、高压以及热电机械设备自身保护用的循环冷却等系统, 则不属于本规范的范围。如高炉热风、烟气与核电站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三、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1. 对钢板风管的用料厚度作出了调整.(1) 调整后的钢板风管用料厚度相对减薄。如7001000mm风管用料厚度,从 1mm减薄为0. 8mm。(2) 修订的依据有如下几点:(a)原规范与国外标准相比,差异较大,不利于与国际接轨。(b)国内工程实践证明,采用相对较薄厚度钢板制作的风管,其质量能满足使用 要求。规范修编组调查了上海、北京、广州等施工企业和建设监理单位,对于 由外商独资或外商合资的工程项目,有一半以上是采用国

4、外标准进行施工及验收 的。其风管的钢板厚度明显低于原规范标准。数百个高级民用工程使用后,一般 都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国内的一些企业还参照国外标准制订了企 标。原规范考虑厚板可以延长风管使用寿命。但风管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取决 于风管的防腐性能与使用条件。靠增加风管板材厚度来抗腐蚀,显然是不行的。 目前,工程施工中风管除除尘与排风采用薄钢扳外,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如 何保护锌层的完好或做好薄钢板的防腐处理才是增加风管使用寿命的有效办法.原规范认为厚板可以减少风管震动和噪声。但采用增加板厚的办法是不 可取的.随着国内风管无法兰连接和不同加固方式的推广和应用,使风管的连接 与加固更为科学与

5、灵活,控制风管噪声更有效。采用较厚钢板反而不利于消声。风管壁厚减薄后对小口径风管的咬口、加工、连接都比较易于进行,对 保证进度与质量是有利的。2. 推行风管无法兰连接形式。风管的连接形式在原规范中主要为法兰形式。新规范首次将风管无法兰 连接形式全面编入规范条文。其中圆形风管6项,矩形风管9项.规范修编组查阅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资料了解到风管的无法兰连接, 从九十年代开始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我国最早应用风管无法兰连接的工程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然后北京中旅大厦、 王府井饭店、上海贝尔电话公司工程项目均采用无法兰连接形式,效果良好.由 于无法兰连接风管施工方便,节材省工,(可节省钢材820%,节省人

6、工10 25%,降低工程造价510%)适宜于工厂机械化生产,颇受施工企业欢迎.规范对风管无法兰连接的应用,相应规定了使用范围和质量要求。3. 按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划分质量等级,并规定其允许漏风量。对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系统的漏风量的规定,是本次修编提出的新规定, 它对提高我国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能耗和推进技术进步具有现实意 义.风管按其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等级,详见下表:系统类别系统工 作压力强度要求密封要求使用范围(Pa)低压系统500 且 1500特殊加固不得用按扣式咬缝所有咬缝连 接面及固定 件四周采取 密封措施1000级以上空气净化、气力输送、生物工程等系统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

7、量指标(ms/h-m2 )如下表:工作压力(Pa)系统类别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1002. 112003. 313004. 304005. 195006. 002. 006002. 258002. 7110003. 1412003. 5315004. 081. 3618001. 5320001. 6425001. 90对漏风量的测试问题,本规定按照风管系统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在调 查分析三类风管系统的用途、数量和相对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作出了分类测定的 规定。即“低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宜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一个 系统。在加工工艺及安装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检

8、测不 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作漏风量测试.中压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在严格的 漏光检测合洛条件下,对系统风管漏风量实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 一个系统。高压系统应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系统风管漏风测试时,被抽检风管 应全数合格,如有不合格,应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分三个层次的测试规定 比较符合工程实际,重点抓住了产品(风管)加工,安装中的关键环节.低压风管系统数量多,质量要求较低,用漏光法预检亦能反映风管的质量 状况.漏光法检测合格标准为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二处,且100m平均不应超 过16处。这洋规定既抓住了保证质量的纲,又简化了检测工作。中压风管采用抽检20%,高压风管全数

9、抽检,且抽检系统必须合格的规 定,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实用价值。这与美国SMAC-NA和英国的DW / 143有关规 定相一致。规范在附录A中推荐了二种较成熟的“漏风量测试装置”,并简化了喷 嘴、孔板繁琐的、复杂的有关系数计算,采用图、表的查询方法,便于使用。规范组还与北京城建(集团)安装公司商议开发专用的“漏风量测试仪器”. 现在该仪器已通过国家产品生产的鉴定,可以批量生产。一般低压系统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可按下式计算Q = 0. 1056P0. 65m3 /h-m2 (P 的单位为 Pa)不同压力下的漏风量可用下式计算Q = Q0(P/P0) 0.65 m3/hm24. 完善了部件及空气处理设备安

10、装的内容通风,空调系统中的部件及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质量,对系统运行有直接 影响。原规范规定的不够完备,这次修订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例如铝合金风口(高 压风阀等的制作安装要求。通风除尘系统也是通风、空调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工作效果直 接影响环境卫生和系统服务对象的健康和安全。故本次修编补充了主要类别除尘 设备的制作和安装的内容,并规定了现场组装的除尘器、空调器需进行漏风率的 测试.这对于保证除尘效率,降低能耗是非常必要的.5. 增加新材料的施工内容复合材料风管的应用,是当前世界风管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规范在收 集现有国外资料和国内工程实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对此制定了复合材料风管的 制作.安装

11、的条文。规范还增加了铝箔覆面保温材料、涂抹绝热材料施工的内容, 并对工程中使用难燃绝热材料,作出了必须进行难燃性能复验的规定。对于近几 年来应用于风管与冷冻水管的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如对 矩形风管按不同面规定固定钉数量等,提高了可操作性。6. 增加了空调水系统的内容空调水系统是空调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给、排水及供 热工程。本次修编时,听取了设计、施工以及质检单位的意见,增加了此项内容, 从而解决了空调水系统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问题.同时,空调水系统的绝大部分 操作工艺要求又相同于给、排水与金属工业管道工程,故本规范为了避免重复, 汉规定空调水系统的特殊内容。7.

12、 补充新型制冷机组安装的内容制冷机组是空调工程的主要设备之一。近年来,空调用制冷讥组的类别 与型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情况,及时补充了螺杆式制冷机组,吸收式 制冷机组、风冷热泵机组以及模块式冷水机组等新型制冷设备的内容。8. 对空气净化系统作了重新安排空气净化工程施工的特点是要求保持清洁和系统的严密性,其它一些工 艺方法同空调系统相同.原规范制订时,国内空气净化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引 起施工人员的重视而独立成章。当前,空气净化工程已被广大施工人员认识和接 受,并趋于普及与深化。这次规范修订又增加了风管系统按工作压力划分质量等 级,并规定了允许漏风量指标。有关风管系统严密性的问题就解决

13、了,关于风系 统施工的清洁净化,在条文中也作了规定,故不再独立成章.为了保证洁净室与生物洁净设备的使用效果,规范还补充了有关的检测 和安装规定.如洁净室内高效过滤器的检测、洁净室等级的测定与生物搬动必须 作检漏测定等的规定。增加这些内容相对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9. 将系统试运转及调试,综合效能测定独立成章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完毕后的系统调试是关系到施工质量的验证和系统 功能的正常发挥。故本次修编作了重新安排,将它从附录提升到正文之中,并在 内容及要求上作了较大的调整。新规定的条文使施工方与验收方可依此对工程的 施工质量作出判断和选择.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测定与调试,还在原规 范基础上

14、增加了 “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前室静压的检测和调整”与净化空调 系统应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和室内洁净度级别测定”两项内容.这是根据当 前空调技术发展而增补的。防、排烟系统的测定与调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它是 高层建筑的人身安全保障系统之一,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该项目的测定与调整。通风、空调工程的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与原规范相比,除增加测试项 目内容外,按照通风除尘、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净化空调、高于100级以及生 物洁净系统的特点,逐级列举出需测定的项目,可按需选择,这样,调试项目界 限明确,便于操作。附录B空气净比系统测试方法是本规范新增加的内容,详细叙述了空气 净化的测定与调试方法。10.

15、 详细规定了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的认证和交接过程。本次修编将工程验 收独立编成一章,共三节.明确了工程验收分为竣工验次与交工验收两个阶段。竣 工验收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交工验收是对工程使习功能的验收。两者 既分离又互相关联。前阶段主体是施工企业,后阶段主体是总承包或业主.四、修订的成果与效益规范在证集全国施工、设计、质检单位意见基础上,经过实验考证,对照 国外标准、结合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情况修订了原规范。它 具有整体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符合我国工程实际和发 展需要。1. 技术先进,能与国际接轨如风管系统漏风标准的制订,在国标中属首次提出,与国际先进国家的 标准相一致.其测定方法及装置与国际标准规定相符合。2. 内容全面、应用方便,提高了可操作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