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32378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铜仁市松桃至玉屏城际快速道路建设项目四分部商品混凝土责任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铜仁市松桃至玉屏城际快速道路建设项目混凝土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办法总则一、为加强质量管理,稳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保证混凝土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规程;二、贯彻和坚持公司“以质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提高本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员工的市场竞争观念、激发公司提高质量成本意识的内在动力,提高公司以质量成本求生存、图发展的自觉性,不断采用

2、现代还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三、严格执行国家各种有关的技术规范,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抓好混凝土生存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不断积累可靠的经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预控水平;四、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健全质量体系,把现代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合理制定 各项内部控制指标,确保混凝土符合技术质量标准,使混凝土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五、认真贯彻公司质量管理规程,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实行质量控制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全面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六、各分站,各部门要结合质量手册,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第一章 原材料

3、质量控制规程一、目的 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最优化。确保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预防或控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以及及时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水平调整生产配合比。二、适用的范围适用于原材料进厂验收的全过程,并作为原材料采购及生产配合比调整的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抽检。三、原材料进厂的质量要求1、对材料供应商的要求 材料供应商必须定期提供具有CMA资质的检验报告(混凝土工程所需要的全套检验项目,甚至包括放射性检验,环境安全性评价、碱、氯离子含量等)。2、原材料进厂抽样检验记录 进厂的原材料抽样检验数据必须按规定记录相应的表格内,每次

4、检验结果必须交项目部试验人员审核,并结合检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生产配合比。3、各材料检验指标要求和检验项目 生产过程原材料质量抽检由各站根据进料、质量、生产情况具体确定,下述各原材料除符合以下各种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基本质量要求以外,还应符合各公司内控指标和材料各同指标要求。(1)水泥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175-20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各项规定的要求。抽样频率:按水泥使用的频率,定期从水泥储存罐中抽取样品,1月1次;主要检测项目: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安定性(必要时)。检验目的:严格控制工程用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各站属实验室必须对每次进厂水泥进行外加剂适应性检

5、验,并在有公司试验人员见证的情况下进行有效试验。(2)外加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固含量、比重、PH)。站属试验室必须对每次进厂外加剂进行抽样,检测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净浆流动度法),比重,PH值及含量。(3)砂砂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5-2011或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报告JGJ52-92Z中各项质量指标的要求。各站属试验室必须每日在有项目实验员监督的情况下做生产用砂的含水率(三次以上,并经常根据具体气候条件进行评估,记录备案,以指导施工生产用水的控制),细度模数(级配筛分)、含泥量(目测及检测相结合);对每日用砂给

6、出相应的搭配比例,砂率调整的书面指引;亚甲蓝试验、堆积密度、泥块含量可根据砂源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每周12次)。(4)碎石碎石的各项指标主要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主检测项目:含泥量、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堆积密度。其中站属试验室负责含泥量、级配、瓜米石掺量(最紧密堆积)检测,中心试验室(或有条件的分站)负责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堆积密度等检测。各站属试验室对每日用石必须有含泥量或石粉含量的检测记录(目测与检测相结合),每周必需做级配实验以及瓜米石最佳掺量试验(最紧密堆积法)12次。(5)粉煤灰煤灰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69-200

7、5中各项质量指标要求。各站属试验室必需对每车进厂粉煤灰使用取样杆分层取样;观察不同取样点颜色和细度的差异,并检测细度,PH、外加剂适应性(净浆流动度法);(6)混凝土拌合用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第二章:混凝土质量控制第一节 混凝土生产抽样规定一、目的 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出场混凝土质量符合供货合同的要求,不断提高出场混凝土的稳定性,以满足本项目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强度要求。二、使用范围 使用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抽检三、职责 1、各站属试验室主任负责抽检工作安排及监督,以及数据整理分析,项目试验员负责监督与管理 2、各站属试验室负责抽样工作具体实施,项目中心试

8、验室试验员负责抽查四、工作程序及方式 根据GB14902-2012预拌混凝土标准,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按一下要求抽检:1、用于出场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及搅拌站内)抽取。2、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侄俩个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倍,且不宜小于 m3。3、混凝土检测的试样,其取样频率和组批条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重大重要工程、重要结构部位,无论方量多少,头车必须取样检测和易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站属试验室主管反映,以便及时调整生产配比。(2)用于强度检测的试样,每100 m3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且一个工作班生产的混凝土不足100 m3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3)当在同一分项

9、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m3时,每200m3强度检测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天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和凝结时间不到少于2次。(5)每次混凝土取样,必须认真检测坍落度,和易性,施工性能,并把检测结果及时向当班试验员或主管反映,以便及时进行调整。(6)以上取样记录结果必须记录,并存档保存。(7)对外需要送工地的样品原则上不允许从日常生产抽样中取走,对外送工地的样品需额外制作。第二节混凝土质量管理目标l、对混凝土出厂坍落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的控制 混凝出厂坍落度必须控制比施工坍落度(出料单上塌落度要求平均值)大10mm30mm的目标值范围内出厂,否则将按出错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

10、事故处理。塌落度经时损失结合运输时间和距离一般控制在20mm/小时30mm/小时,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需及时通知站属试验室主任,必要时应对生产配合比作出相应的调整。2、对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控制(1)、普通混凝土(如墩柱、梁侧板等拆模早的部位)凝结时间一般控制在68小时。路途近或施工快的混凝土往下限控,路途远或施工慢的混凝土往上限控;(2)、泵送混凝土(如面板、翼板、大体积等易开裂部位)凝结时间一般控制在810小时,根据需要,还可适当延长。但要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书面和电话);(3)、道路混凝土凝结时间为减少拌和物泌水现象及提早压面时间,一般控制在46小时,同时要结合运输路途和施工方式而定。(

11、4)、水下混凝土凝结时间一般在812小时。(5)、夏季施工、工地路途较远、混凝土施工部位特殊或混凝土性能要求特殊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可考虑适当延长或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调整。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视气温、风速、湿度等气候变化会有所波动。但以上是公司内控指标,超出内控指标,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施工人员做好相应措施,否则视为失控。第三节 生产配比使用和调整指引 生产配比的设定与使用必须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管理。1、生产基准配比原则上以各分站原材料品质及混凝土工程、部位的重要性为依据,选择不同的配合比。按选定配合比进行生产时,混凝土性能必须达到公司施工考核要求。 (详见上节质量指标表)。2、配比砂率调整原则: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前提下,采用尽量低的砂率,但必须保证拌和物的可泵性。当砂率不够时,优先考虑适当增加瓜米石掺量,不能改善和易性时,才考虑增加砂率,增加胶材总量(如粉煤灰、矿渣、水泥等),对和易性没把握时,必须即时抽样检查,具体视拌和物和易性和石子级配情况而定,基准配比砂率、瓜米石掺量可根据石子粒径、级配和拌和物和易性情况调整;(推荐使用经验:砂越细,砂率宜降低;砂越粗,砂率要适当增大。当砂的细度模在范围内,若基准配合比以的细度模数的砂为基准,则实际生产中砂的细度模数每变化,则砂率调整幅度约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