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3201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甲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乙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入住ICU时间均显著高于乙组,而出血清除率则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自愿参与本研究,且治疗依从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诊断确诊,首次接受此手术性较好。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

2、精神、神经功能障碍者。方法:甲组给予孙骨窗开颅术治疗,即根据头颅CT检测结果确定血肿位置,以出血面积最大处与距离颅骨最近处CT层面为中心点做一5cm切口,用乳突牵开器将切口撑开并钻孔以形成一个直径约34cm的小骨窗;然后用脑穿针穿刺血肿,并将部分血肿抽出达到减压效果,再结合实际血肿情况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悬吊,将探针穿刺到血肿腔内,缓慢抽吸,并对活动性出血创面进行电灼处理,待血肿完全清除后,将明胶绵贴于血肿壁,同时常规留置硅胶管,最后关颅。乙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根据CT检查结果明确穿刺角度、深度与位置,将非功能区域作为穿刺点,然后行约2.5cm直形切口,1枚钻骨孔,铳刀铳下

3、直径为2cm的骨板,后悬吊硬膜,借助电凝方式呈放射状切开硬膜,注意操作需尽量避开皮层血管,同时沿着设定方向与角度置人神经内镜器,采用抽吸内套筒验证之后拔除内套筒,留置透明外套筒,于内镜下清除血肿2。待血肿腔壁止血后,在神经内镜指引下内敷止血纱布,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留置引流管,退出透明套筒,缝合硬膜,复位骨瓣,逐层缝合头皮。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痊愈:患者神志清醒,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达正常值90%上,病残0级。有效:患者意识未完全清醒,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达正常值18唳90%病残程度14级。无效:患者意识不清,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仅为正常患者17%或以下,或死亡3。(2)对两组

4、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住ICU时间与出血清除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通过治疗,两组患者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为81.63%,乙组为9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5,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分析: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人住ICU时间均显著高于乙组,而出血清除率则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有发病快、病情发展快

5、和病情严重等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而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类手术方法也逐渐诞生,故针对该病症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是针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也有着不同特点。如传统大骨瓣开颅术,虽然手术视野大,便于医生迅速找到血肿位置,快速,清除血肿,但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预后效果差,极易造成神经功能严重缺损等缺点。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方法,虽具备了穿刺血肿引流术与颅内血肿清除术优点,但因其手术视野交叉,特别是对于脑深部手术者,因光线弱而较难寻找到出血位置,进而造成止血效果不佳,易出现血肿残留等,所以在临床上使用有所限制。而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微创手

6、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手术能快速切除粘连组织并清除脑内血肿,而且在内镜指导下,手术视野也较好,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为临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4。另外,该手术方法还有麻醉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出血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与入住ICU入住时间也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更少,整体效果更好。综上所述,针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具体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对应手术治疗,其中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血清除率高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I 周大志,刘连松,吕茂洲.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比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3):84-86.2邓智峰,陈唯实,江俊毅,等.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20-21.3李品.分析早期微愈J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5):37.4王天军,严玉金.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探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1):109-111.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