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73094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计模板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的感染力,深化*主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计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引导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过

2、程】一、体会抒情之美。简介抒情的表达方式。比较本单元课文抒情句的运用。体会抒情的作用,导入课题。二、归纳抒情之法。1.比较讨论:我们要抒发怎样的情感?(1)真实的情感;(2)独特的情感。2.向名家取经:我们可以怎样抒发情感?分析名家名作中包含情感的语句,分析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的字里行间的,含而不露,委婉动人,耐人寻味。比较归纳,学习抒情的方法

3、。分别给出含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语句的文段资料,学生讨论分析其中手法运用的特点。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直抒胸臆(内心独白)变换人称(第二人称)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三、比较抒情之度1.例文比较,体会抒情之度。明确:所谓“恰当书法”,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选择好抒情的方法。2.问题引导,学习恰当抒情。把握好抒情的度;选择好抒情的方法。明确:恰当地抒发情感,前提是对情感要有深刻的体验和细致的揣摩。对情感的回味,可以促发与原初情感相似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反复体验,能将情感本身的意味感受得更深、体会得更准。另外,找到触发情感的点并将其写在作文里,会

4、更容易打动读者。四、实践抒情之法。1.课堂作业。PPT出示一段描写家乡的话语,将其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挖空,让学生独立填写。写作后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写作思路。总结: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抒情的重要性。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运用合宜;交流时要用心体会别的的同学的优点,加以运用;2.家庭作业。以“乡情”或“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性作文。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不少于500字。

5、【板书设计】学习抒情真实独特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变化人称托物言志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教学设计模板二教科书分析: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抒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因此,要“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2.七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因

6、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3.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本单元就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应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写作教学注重一课一得,应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学习两者基本的抒情方法。学情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

7、定能增强*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教学准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学生:提前一周思考写作题目:乡情和我的烦恼。二选其一挖掘可写素材。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了解抒情(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PPT显示)导语: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