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73013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目的导航课程原则重点难点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结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重要体现。2.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因素。3分析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交通工具的进步铁路(1)19世纪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新中国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99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2、,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目前上海等大都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2)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3)新中国成立后来,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涉及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山区也通了汽车。.水运(1)19世纪0年代初期,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2)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送业,获得较快发展,9年代后开始萎缩。.航空(1)9,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19,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来,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

3、国。思维点拨 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增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鸦片战争后来,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老式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多种具体环境的影响,新旧交通工具长时间并行存在。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新中国成立前(1)电报9世纪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擅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第一种电报机房。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重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2)电话9世纪80年代,

4、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此后,发展缓慢,普及率低。2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覆盖全国的电讯网络。(2)到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变化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思维点拨近现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不仅增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并且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易混易错 中国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重要特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成果。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又便利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主题 近现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近代交通运送业发展的特点史料史料解读图例中帝国主

5、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比重远远不小于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同步,诸多铁路都是贷款修筑的,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落后并且受制于外国的特点。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运送业发展的特点。提示中国近代铁路运送业落后,在很大限度上受外国控制。.近代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史料 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史料解读、划线句子分别从政治、思想、资金三个方面阐明“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的因素

6、。问题思考据史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缓慢发展的因素。提示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受封建老式迷信思想的影响;资金和技术的缺少。3近代交通运送业发展的影响史料某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某些古老的城乡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华的同步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平常急需的多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均有助于打破中国老式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史料解读近代交通运送业,特别是近代铁路事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史料划线部分中的“经济”“信息”“知识”“现代化”等核心词都是这些影响的具体表述。问题思

7、考根据史料归纳铁路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提示增进经济发展、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有助于打破老式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4.近代通讯的发展史料一 9月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局限性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种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本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史料二19世纪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为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史料解读体现了电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思想运动产生的基本性影响。体现了近代通讯工具的特点。问

8、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归纳近代电讯技术有哪些特点?提示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畴广。(2)史料二中的诗所赞的是什么通讯工具?除此之外尚有哪些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提示 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等。作用:增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性(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地区发展差别:都市近代化进程明显,乡村缓慢。(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多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

9、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兴起因素和积极影响(1)兴起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军事政治的需要。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积极影响加快信息传递,有助于航运、防汛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国防建设,保证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增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深刻变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174年1月9日,申报刊登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

10、解读对的的是()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C“新式小车”受到都市居民的欢迎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老式交通工具【考点】铁路与公路【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答案 解析 据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装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以得出“新式小车”受到都市居民的欢迎,故项对的。2.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阐明()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变化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

11、司广揽旅游业务【考点】铁路与公路【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答案C解析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对的;A、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3.如图是19民权画报刊载的挖苦漫画。该漫画( ).体现向西方学习的愿望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揭发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考点】铁路与公路【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答案 C解析根据“1民权画报刊载的挖苦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逐渐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故项对的。4.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0年代她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

12、稿。她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运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播,对方通过无线电接受机接受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浮现于( )A19世纪中期 .1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 D2世纪中期【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答案C解析19世纪中期还没有浮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无线电通讯方式在中国浮现于9,故项对的,D项错误。5.下表实质反映出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时间上海浮现时间成都浮现时间铁路2年1876年192年电话87年1882年9电灯88年1882年9A.对西方发明的接受

13、进程很缓慢B仅在大都市传播西方发明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D.内地大量采用西方发明成果【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方发明传入中国及在中国内地的传播越来越快,表白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故项对的。6.交通运送工具的革新“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旧并存的近代交通工具材料二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减少了货品的运送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种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黄鲁成国际贸易材料三 (1)观测材料一,与老式交通

14、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送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3)材料三所示的这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目前哪次工业革命中?【考点】铁路与公路;水运与航空【题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答案(1)进步:牵引动力变化;运送更便捷;更有助于国计民生;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影响:减少运送费用;便利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扩大商品行销空间。(3)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 第(1)题应注意从交通工具的动力、速度、运力、费用和国计民生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第(2)题要注意从费用、范畴等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第(3)题应根据图片先拟定交通工具的种类,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基本达标1.如图是1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觉得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浮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铁路应当是( )A吴淞铁路 .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粤汉铁路【考点】铁路与公路【题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答案 C解析吴淞铁路是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与“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