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73003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 XXX XXX 2XXXX专心-专注-专业目录1.实训目的 32.实训要求 33.实训内容 33.1基础工程 3 3.1.1基层处理 33.1.2断桩处理 33.2混凝土工程 43.2.1混凝土现场搅拌 43.2.2混凝土浇筑 43.2.3混凝土的振捣 43.2.4混凝土养护 43.3钢筋工程 53.3.1钢筋的性能 53.3.2钢筋的连接 53.3.3钢筋代换 53.3.4钢筋绑扎 54.实训日记 55.实训总结 81.实训目的从实践中对自己从事的行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训不仅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

2、识,还将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训会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与施工工程零距离接触,进一步了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了解发现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完成实训报告,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2.实训要求 掌握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参观施工工地,紧凑联系所学的内容。 在实训过程中听老师讲解,在实践中将所学习的和理论中的作比较,加强和巩固专业知识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注意安全。 结合所学知识和查阅资料完成一份实训报告。3.实训内容3.1基础工程3.1.1基层处理: 基槽验收合格后,用

3、经纬仪把基础轴线引测到基坑内,并钉上小木桩,标出轴线位置和标高。大面积垫层先采用每6米宽设砼纵向筋柱,上表面同垫层平,以此作基准用长尺方刮平。基坑四周安模板并弹上墨线,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板。3.1.2断桩处理:(1)断桩深度在200mm一下(含200mm)的处理 以桩心为圆心,沿断桩周围挖出直径1000的同心圆,将断桩部位以上桩头人工挖出,清理出桩头表面的泥土及松散混凝土颗粒。 用级配石子回填至设计桩顶标高,级配石子粒径、配比及施工质量要求同本工程褥垫层,即局部褥垫层加厚。(2)断桩深度在200mm以上的处理 根据断桩位置,确定桩位中心,并进行标识。 采用人工开挖桩断面周围土方挖至断裂面,挖断

4、桩周围土方时,采取措施保证坑壁土方稳定。 断桩处应砸毛并用水冲洗干净,涂刷水泥浆处理接缝面。 补桩。补桩采用比设计桩身混凝土高一标号C30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桩顶标高。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温养护至混凝土标准强度50%以上,铺设级配砂石褥垫层。3.2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3.2.1混凝土现场搅拌 自拌混凝土用于防止散装商品混凝土暂时供应不上的应急措施和零星混凝土的现场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应与散装商品混凝土的保持一致。(1)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槽各种材料

5、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称标准。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2)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防冻剂、早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槽加入量预先装入小包装袋内,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槽用量与水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3)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4)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出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后再进行搅拌。3.2.2

6、混凝土浇筑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工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应超过2m。发生离析现象时应重新搅拌 (2)混凝土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灌并振捣完毕。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 (3)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柱应留水平缝,梁和板应留垂直缝。3.2.3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浇灌到模板内后必须进行捣实,使之具有设计要求的结构形状、尺寸和设计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捣实的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振捣,施工现场主要是机械振动法。机械振捣比人工振捣效果好,混凝土密实

7、度提高,水灰比可以减小。3.2.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就是创造一个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使混凝土凝结硬化,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混凝土养护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对混凝土试块的标准条件下的养护、对预制构件的蒸汽养护、对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然养护等。3.3钢筋工程3.3.1钢筋的性能 钢筋的性能主要有拉伸性能、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拉伸性能可反映钢筋的强度和塑性,钢筋伸长率越大,塑形性能越好;冷拉可以提高抗压强度。3.3.2钢筋的连接 钢筋连接方法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钢筋焊接方法按工艺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埋弧焊、气压焊等。钢筋闪光对焊用于钢筋接长及预应

8、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可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电阻电焊利用电焊机进行纵横交错的钢筋网片焊接,多用于小型预制构件的钢筋网片的成型,钢筋电焊参数主要为通电时间、电流强度、电极压力及焊点压入深度等。电弧焊是以焊条作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电弧焊广泛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焊接。采用焊接代替绑扎可节约钢材,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3.3.3钢筋代换 当施工中遇到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等强度代换,不同种类的钢筋代换,按抗拉强度

9、设计值相等原则进行代换;等面积代换,相同种类和级别的钢筋代换,应按等面积原则进行代换。3.3.4钢筋绑扎(1)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2)剪力墙钢筋绑扎: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3)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

10、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当梁没有弯矩时受拉钢筋放在下面,分布钢筋放上面。如果有弯矩时受拉钢筋放上面,分布钢筋放下面。如果是单筋截面梁只在截面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双筋截面梁同时在截面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梁。4.实训日记2016年6月6日今天早上开完实训安全知识与注意事项的开展会后,老师带着我们去领安全帽,因为是为了安全起见,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带上安全帽,否则就不允许进入工地的。我们每个人领到帽子以后,都很新鲜,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和我一样,第一次带这种安全帽。因为是第一次近距离参观工地,所以老师先是选择的我们学校正在施工的新食堂,到了工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四周的转了一圈,熟悉了现

11、场的环境,到处观看墙体和别的地方。我发现有些墙体是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物抗侧性能和抗震性能都较好,适用于建水平和竖直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现在应该大部分的建筑都会采用这种结构吧。我们跟着老师四处观察了一遍,我发现近距离的观看了施工现场以后,我对这个专业充满了好奇。2016年6月7日有了昨天的参观,今天我们明显的比昨天更娴熟了,所以老师今天带领我们去了学校外边的施工工地参观,到了工地,老师就带着我们跟着工地上的工人师傅四处看了看,工地上的师傅跟我们说我们参观的这个工程建筑是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工程,还和我们说了建筑物的墙体;起承重、分隔、围护作用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从他的言谈我就能猜出,他

12、肯定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工人,其实通过这两天的实地实训,真真切切的与这些正在施工的建筑“零距离接触”后,我才发现原来书本上的东西与实际结合起来才是最实用的,一味的读书或者完全靠实践来操作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学的是建筑,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哪怕有一点疏忽,或者有一个数据不精准,会酿成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实训,我还特地拍了一些照片。2016年6月8日 前两天参观了校内校外的两处施工现场,而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前两天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和悟到的东西,写成总结。来巩固一下我们前两天学到的东西。5.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现场和管理有了很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并综合运用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同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疑惑问题,并且在此次实训过程中,我对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责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实地了解,深刻的体会到建设中所包括的种种矛盾和实际问题,亲眼看到建筑工人的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