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2902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六校初三5月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共三部分,6页,计21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一、积累运用(共2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引人入胜。五行八作中的能工巧匠、倒了运的农民、各种各样的小商人、邂( )逅的囚徒、见多识广的食客、chn( )朴的劳动妇女、亦僧亦俗的和尚、风流倜傥( )的名士,是最基本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丰富yun( )源,对于时代的独特回应。(选自汪曾祺精选集)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2、的一项是( )(2分)A.世界级大师黄永玉先生的荷花彩墨画,已登峰造极!B.为了设计出畅销的产品,他匪夷所思了好长时间。C.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D.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3.古诗默写。(8分)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温家宝最后满怀深情地说:“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下面语段中

3、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外国作家对该奖的垄断。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还说,在过去10年里,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句词语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句句式杂糅,应删掉 句逻辑错误,应在 后面补入 。5.名著阅读。(7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A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A拿住王伦,

4、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半世强人,今日死在A之手。(选自水浒传)文中杀死王伦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死王伦呢? 阅读鲁宾逊漂流记选段,回答问题。(2分)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地。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于是我又急步向他迎上去。当我快走近他时,见他手里拿起弓箭,准备拉弓向我放箭。我不得不先向他开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鲁滨逊杀死这两个野人的目的是什么? 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五猖会中,回忆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

5、感受。B.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在乌鸡国与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斗法,并除去三个妖怪。C.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结发妻子是达雅。6.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的探究。(4分)雾霾已成了城市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但对于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以及各污染源的贡献率,近年来却是莫衷一是。仅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不同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就曾给出过多个大相径庭的调查结果,引发的一连串争议让社会公众不明就里。显然,搞不清“霾”是什么,“霾”从何来,何谈治“霾”。“只有摸清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治理才能有的放矢。

6、环保部推开源解析就是力图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做雾霾的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要做大量的源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监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源报告必须基于常规性、持续性的监测数据和解析,但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每日采样分析的城市寥寥无几。柴发合说,按要求,每天都要采样,再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数据处理,才能科学确定来源,但是我们现在往往都是典型时段采样,导致分析结果可能偏差,污染源的判断也不够准确。(摘自人民网)当前不能有效治理雾霾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分) 请你结合上面材

7、料的内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某环保网站拟写一条治理雾霾的宣传语。(2分) 二、阅读理解(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共4分)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深”字写出树的什么特点?(2分) 。8.“野渡无人舟自横”是怎样的画面?(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4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

8、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选自陈涉世家)【乙】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

9、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三) 注:怙依靠。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发舒放纵。颛通“专”,专擅。苛察苛刻纠察(同僚的过失)。弗不。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度已失期 (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或说陈王曰( ) 诸将徇地至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0、(4分) 天下苦秦久矣。 。由是无亲陈王者。 。11.【乙】文“妻之父”为什么“遂不为顾”呢?(3分) 。12.综合【甲】【乙】两文,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共11分)多能鄙事王开林在明代头号智者刘伯温名下,居然挂靠着一部常识大典多能鄙事,举凡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之法无不俱载,是当时家家必备的工具书。“多能鄙事”源自论语子罕。太宰好奇地问子贡:“你们的先生是圣人吧?为何这样多才多艺?”子贡告诉对方:“天意要玉成我们的先生为圣人,就赐予他一些非凡的能力。”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以为然,他的标准答案才叫靠谱:“我年轻时身份低下,所以会

11、干不少粗活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强调自己的能力源自于小时候的底层历练,这种诚实非常可贵。古代的大智者多半出身贫贱,粗活儿干得好,细活儿才干得成。傅说修筑过城墙,吕望贩卖过笊篱,百里奚养过牛,诸葛亮耕过地。顶级文豪苏东坡也酿过糯米桂花酒,以独家烹饪法做出美味可口的红烧猪肉。干粗活儿,并不是可羞可愧的事情,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一段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这说明,大智者的悟性也须接足地气才行。要了解魏晋名士的绝版风流,就不可不读世说新语。在“简傲”类中,描绘嵇康的笔墨尤其传神:嵇康在大树下与好友向秀打铁,贵公子钟会专程来拜访他,他却视而不见,良久不交一语。钟会遭到冷遇,不免感到尴尬,既然搭讪不

12、成,只好溜之大吉。可钟会刚转身,嵇康就用冷冰冰的语气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也很机智,口才一流,原版录音是:“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弹琴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固然超逸非凡,但他打铁时,傲睨左右,旁若无人,精气神十足。鼓炉甚乐,打铁亦欢,嵇康这是在做鄙事?简直是在干绝活儿,人格的魅力如火星般迸射。几年前,有位大学生听完讲座,递来纸笔,请我给他写上一句话,我略微沉吟,给他题写了八个字:“多能鄙事,不拘小节。”他对前四个字心存疑惑,请我讲解一下。我说:“鄙事就是那些粗活儿,并没有任何贬义,比如各种各样的庄稼活儿、修理活儿、木工活儿、家务活儿都算。一个人干些粗活儿,从中有所体悟,同样能够获得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