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2711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考试试卷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得分评卷教师一、填空题(将正确标准答案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 15 分每题 3 分)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2、德育的功能是(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得分评卷教师每题 3 分)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将正确标准答案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 15分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

2、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得分评卷教师三、简述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 不做阐述)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得分评卷教师得分评卷教师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1、

3、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德育原理(A)标准答案案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 (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 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

4、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 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 评价)。二、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F)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F)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F)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F)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R)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F)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

5、现的。(R)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F)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R)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R)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标准答案:(1)人的品德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活动和交往逐步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2)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自身思想和道德的矛盾运动中实 现的;(3)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逐步过渡的过程;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过程;(5)人 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6)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 的复杂的过程。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

6、么?标准答案:(1)德育的政治价值是:德育可以调节各种社会矛盾,使整个社会稳 定和和谐;德育可以促进政治文明,引领政治活动的道德方向;德育可以为国家政治培 养人才。(2)德育的经济价值是:德育为良好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道德保障;德育可 以为经济活动培养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德育可以形成人的正确的消费观。(3)德育的文化价值:德育的文化维系价值;德育的文化发展价值;德育的文化创新价值。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标准答案:(1)德育过程是人内部道德环境的形成过程;(2)德育过程是人对道 德的实践过程;(3)德育过程是人的道德主体性形成过程;(4)德育过程是人的道德 生活能力的形成过程。4、德育方法运

7、用的原则是什么? 标准答案:(1)启发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情感性原则;(4) 主体性原则;(5)针对性原则。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标准答案:(1)有正确的价值方向;(2)有共同的奋斗目标;(3)有坚 强的集体组织;(4)有自觉的纪律;(5)有系统的集体活动;(6)有健全的 规章制度;(7)有正确的舆论;(8)优良的班风。四、论述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 的榜样?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案要点:(1)强调教师榜样作用的原因:根据学生的 心理特点,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模仿性;是德育过程的特点所要求,德育是学

8、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教师的榜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 化的作用。(2)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是要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二是 要有一定的教育威信,三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标准答案:基本观点是不可行的。原因是灌输存在着道德立场上的错误;灌输蔑视 了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存在;灌输存在着方法上的弊端;所以,必须克服灌输现象。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案要点: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学生品 德发展的示范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引领者、课内外活动的指导者、心理障碍

9、的 疏导者、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同时,还应该是班集体这个学生“精神家园”的设计者。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案要点:(1)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发扬 光大。(2)了解问题学生的兴趣、特长,委以相应的集体工作。(3)培养学 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4)渗入爱心,耐心教育。(5)消除心理障碍 培养健康的成长心理。(6)把握时机,找准教育的切入点。(7)发挥集体力 量,形成教育优势。得分评卷教师德育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一、填空题(将正确标准答案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 15 分)和( )每题 3 分)1、从心理结构分析,品德由( )、

10、()、(等要素构成。2、德育价值分为( )和()。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的阶段分别是()、)和( )。4、以语言为媒介的方法包括( )、( )、( )、()5、德育教学可分为()和( )两条途径。6、德育主要的社会环境是()、()和()。得分评卷教师7、品德评价的作用是:( )和()。二、判断题(将正确标准答案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 15分,每题 3 分)1、学校德育要求以政治教育为首,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2、道德就是品德。( )3、德育与人类教育同时产生。( )4、德育的价值就是德育的功能。(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区别的。( )6、德育必须以社

11、会价值的实现为目标。( )7、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8 、德育方法是检验德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 )9、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10、有道德的人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得分评卷教师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 分)(只写要点,不 做阐述)1、德育的个体价值是什么?2、养成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3、以语言活动为主的德育方法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4、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5、学生品德评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得分评卷教师得分评卷教师四、论述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惩罚是否

12、可行?为什么?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1、你是怎样理解我国“有道德的人”的特征? 2、受教育者周围德育主体有哪些道德需要?德育原理(B)标准答案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从心理结构分析,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 德行为)等要素构成。2、德育价值分为(德育的个体价值)和(德育的社会价值)。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的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 段)、(权威阶段)和(可逆阶段)。4、以语言为媒介的方法包括(道德讲授法)、(道德谈话法)、(道德讨 论法)、(道德故事叙述法)。5、德育教学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影

13、响)两条途径。6、德育主要的社会环境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7、品德评价的作用是:(可以促进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能够促进受 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二、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1、学校德育要求以政治教育为首,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 (F)2、道德就是品德。( F )3、德育与人类教育同时产生。( R )4、德育的价值就是德育的功能。(F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区别的。(F)6、德育必须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目标。(R)7、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R)8、德育方法是检验德育效果的基本依据。(R )9、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就是教学生学

14、会做人。(R)10、有道德的人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R)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只写要点,不做阐述)1、德育的个体价值是什么?标准答案:(1)德育能够改变人性,使人成为人;(2)德育能够形成人正 确的人生观,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明确的定向;(3)德育可以改变人的生存环 境和发展条件,让人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的顺畅;(4)德育可以培养人的道 德人格,使人顺利地实现道德社会化;(5)德育可以开发人的智能,培养人的 道德智慧;(6)德育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的一生完美度过。2、养成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标准答案:(1)养成教育的意义: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 培养与训练,使

15、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既是形成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又 是道德教育的归宿。少年儿童是成长中的一代,可塑性强,正是进行这种养成 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扎根基的工作,会 使他们终身受其益。否则,恶习一旦养成,矫正起来就十分困难。特别是我国 中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关心吃穿用玩多,而对良好行为习慣的培 养很少注意,以致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尊敬长辈、不爱惜东西、不团结 友爱、劳动观念差、依赖性大、缺乏起码的道德约束力等现象。因此,养成教 育,不仅是少年做人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德面貌,也直接关系到我国 社会风气的好转、文明程度的提高,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和风貌。(2) 养成教育的内容: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 质的养成、良好人际习惯的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