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导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2504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季》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季》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季》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季》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季》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季导学案马松年学习目标: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2.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学习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引导学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出愉快、充满朝气

2、的精神面貌。2、通过趣味发声、感受四季、以诗会曲等形式,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歌谱,表达三拍子的韵律感。3、通过学习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渴求。学习内容: 1、表演童心是小鸟2、聆听四季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难点:准确地表达歌词的语气,掌握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唱法。学习方法:听辨自悟法、合作探究法、表现达标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学习过程:一、组织学习,师生礼仪。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送礼物课件播放童声版的歌曲童年 2、教师导语引入快乐的课堂情境。三、导学达标,趣味感受四季,走进歌曲。1、趣味发声快乐使者-小鸟。引出:35 55 63 |5

3、 |24 44 31 |2 |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啦啦|啦 |2、感受四季快乐童年之旅第一站春天去桃花园闻花香(抒发情绪) 传递吹薄公英引出:31 51 3 |6 5 0 | 6. 4 |65 5 |我把 小树 苗|栽 到 O |春 天.的|故事 里|快乐童年之旅第二站夏天31 57 2 |4 3 0 |6 5. 2 |43 3 |我把 小蜻 蜓|送 回 O |夏 天.的|目光 里| 快乐童年之旅第三站秋天31 51 3 |6 5 05 | 6. 4 |45 6|我把 小鸽 子|放 飞 O在 |秋 天.的|歌声 里|快乐童年之旅第四站冬天5 55 3 |4 2 0 |7 5.

4、7 |21 1|我把 小雪 人|堆 在 O |冬 天.的|童话 里|导语引入:同学们,我们的快乐使者小鸟又来了,它听到我们在歌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描述四季的诗歌童心是小鸟。四、学习歌曲。1、初听童心是小鸟 2、复听童心是小鸟3、师生合作唱童心是小鸟。4、跟琴慢速轻唱。导语引入:在这首歌里有没有你认识的音乐记号,快去认识一下,我们一起跟着电子琴轻轻地把这首歌曲来唱一唱。五、处理歌曲 1、尾句处理。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集体表演唱歌曲。六、拓展。1、师生对话,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乐情绪。2、教师配乐诗朗诵。七、总结下课。1、教师结语。2、听童心是小鸟伴奏音乐回教室。学后

5、反思: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 表演:一把雨伞圆溜溜学习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跳跃、诙谐的甜美声音表达雨中嬉戏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快乐。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确八度等大跳音程。 学习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活动。 学习难点: 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等节奏,唱准确八度等大跳音程;感受、想象及表现众多音乐元素刻画的生动的音乐形象。 学习方法:听辨自悟法、合作探究法、表现达标法学具准备:多

6、媒体课件、钢琴。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复习踩雨,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跟老师随乐进行韵律表演. (二)导学达标,感悟情景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表演的是一首怎样的歌曲?(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在雨中玩耍的歌曲)你们喜欢雨天吗? 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生有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2.聆听范唱设问:三位学生在大雨中怎样办?他们的情绪怎样?(三)学习歌曲1.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1)设问: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它由两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吗?(2

7、)在教师指导下,用2/4拍指挥图式(分清强拍与弱拍)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切分节奏。(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2.教师范唱后半部分曲调。(1)先由学生以欢快的情绪唱第115小节,然后,教师接唱后半部分曲调(到反复记号为止)。(2)设问: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3)听教师将后半部分曲调弹奏三遍,比一比谁的听辨模仿能力最强,能把它看谱唱出来。(4)教师表扬能自荐唱谱的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5)用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曲调。3.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2)朗读歌词后,把歌词填上,试唱歌曲。(3)完整地唱好歌曲。

8、4.表演歌曲。(1)设问: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请各小组讨论表演的方法、形式。(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各组展示各自的表演。(4)师生互评。(四)学习小结学后反思:第三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1、聆听四季歌秋收2、编创与活动学习重点:聆听四季歌秋收学习难点:分析乐曲学习方法:听辨感悟法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聆听四季歌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听这一段,请同学生看谱跟唱(或跟教师的琴声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3.欣赏全曲。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

9、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4.再次聆听全曲。设问:(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像。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二、聆听秋收 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1)板书秋收歌曲。(2)教师范唱。(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4)师生简单讨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2.初听器乐曲秋收。(1)设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 (这是民歌的主题A)(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3.复听乐曲。我们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的另一主题称作B,请仔细听辨,做好以下两项记录。(1)乐曲演奏的A、B主题顺序图表。(2)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4.讨论: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的想像。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像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5.小结: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了无穷的生机。三、学习小结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