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2392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专题2克隆技术新人教版选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克隆技术1.(22全国卷,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源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解析:植物有性杂交过程中,细胞核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一般正交和反交所得F1的性状相同,而细胞质遗传所得F1的性状一般总是与母本性状相同。答案:C2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下列各套步骤中正确的是( ). 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

2、植株B. 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自然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分离原生质体脱分化再分化杂种植株解析:体细胞杂交技术首先要获得不同生物的体细胞,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成为杂种细胞,再经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答案:A3(202X威海模拟)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正确的是( )A离体的植物细胞均能够表现出全能性B.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C.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解析:离体的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需要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

3、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杂种细胞,并未形成一新个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的是细胞融合的原理。答案:4.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特殊性表现在() 融合的原因 B.融合的优点C.融合的诱导手段 D融合的过程解析: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都是为了将两者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体,过程都是先膜融合再质融合,最后核融合,即融合的过程相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病毒诱导。答案:C5(202X潍坊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

4、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目前主要的应用是制备单克隆抗体,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T细胞不产生;人的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失去了细胞的完整性,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将所选用的动物组织取出后,首先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越来越多,当贴壁生长的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叫做接触抑制。所以,需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进行传代培养。答案:D6.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

5、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一定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不一定能诊断出病毒感染者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其制备过程是先用RS病毒核衣壳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将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但能产生专一性的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专一性的抗体)相融合,经过筛选,去掉相同细胞的融合体,再经抗

6、原抗体检测,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就可获得相应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单克隆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可诊断是否被病毒感染。答案:C7.(02山东卷,3)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请回答:(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_。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_。()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_。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_污染;若是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属于_污染。(3)用少量_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可有效提高人参皂苷

7、合成量。(4)人参皂苷易溶于水溶性(亲水性)有机溶剂,从培养物干粉中提取人参皂苷宜选用_方法,操作时应采用_加热。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防止杂菌污染,实验中必须对植物细胞培养基、生物材料进行灭菌或消毒。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的植物组织块称为外植体。固体培养基上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多为真菌(霉菌)菌落。实验室可以利用果胶酶专一地催化植物细胞壁的水解,获取单个植物细胞或小细胞团。由于人参皂苷能溶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因此可以利用萃取法提取人参皂苷。答案:(1)灭菌 消毒 (2)外植体真菌(霉菌)细菌 ()果胶(4)萃取(浸取) 水浴8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的细胞质中分离出

8、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rC),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以下问题。(1)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是_。(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有两次筛选,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_,第2次筛选的目的是_。(3)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图所示。请回答:酶A是指_,酶B是指_。对已导入重组质粒的进行“检测”的目的是_;题目中所指的细胞是_,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也有人提出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试用相关的图示及文字表示该过程:解析:()诱导动物

9、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其中用灭活的病毒是常用方法。(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融合的细胞共有3种类型,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选出杂交瘤细胞,但是杂交瘤细胞不一定产生所需抗体,所以还必须进行第2次筛选。()基因工程中用到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将重组质粒成功导入后,进行检测的目的是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题目所指的细胞是浆细胞,因为只有浆细胞才会产生抗体,所指的细胞是导入目的基因的浆细胞,由于目的基因控制细胞无限增殖,所以可用转基因技术来生产单克隆抗体。(4)由题干可知,从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所以采用核移植技术,应将无限增殖细胞的核除去,留下细胞质,让其与浆细胞核融合,则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答案:(1)灭活的病毒(2)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连接酶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进行了表达(或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显示出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浆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4)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