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7225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最常用的仍为“测绳法”。但同为测绳,具体方法却不尽相同。 1、对沉渣厚度定义理解的不同沉渣指钻孔和清空过程中沉淀或塌孔留下的,未被循环泥浆带走的沉淀 物。一般是较粗颗粒。但也有人认为,沉渣厚度就是一清测得孔深与下导管后测得孔深之差。 或者说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对钻孔深度与沉淀后实际孔深的不同理解。2、具体方法的不同:(1)方法 1:同一种吊锤、同一种吊法,某两次测得孔深之差。这里“某两次” 还真不好说具体是哪两次,操作中清孔前、一清、二清、下导管后、下导管后再 清,这其中任两次都有可能。实在不晓得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坛中若有人用过, 请解释一下您的想法。(2)方法 2:量取钻具下到地面以下长度作

2、为孔底深度(注:钻头长度一般取 其 2/3 计算),测绳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3)方法 3:“测针测饼法”:下放测针,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下放测饼, 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二个数据之差为沉渣厚度。(PS:所谓测针,就是二根25钢筋,长度约20cm,上面焊一个小提把,然后在测绳(细钢丝绳, 上面适当做些长度记号)的底部固定一个可活动的螺栓活动扣与测针 连接,测绳长度根据桩底到地面长度+2m左右;测饼:一个厚约1cm,直径约12cm 的钢板,钢板中心开一直径约5cm的孔,钢板上焊一个高15cm的由三根钢筋组成 的等边三角形锥体,在锥体上方也焊上一个小圈子作提把.)

3、弓I 自:http:/ 4)方法 4:同一种吊锤。先轻轻下放,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再抖动 下放,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请大家谈谈您用的哪种方 法。为何? 如果您用了仪器测量,也请您说明仪器判定沉渣顶面和孔底的原理。ps:有人对上述方法2的评价:(1)钻杆间有间隙,这个量累计后是不小的数字。( 2)用两种工具( 我们这都用的绳测,沉渣太厚就有断桩可能,多清清,差不多就行啊,不一定要 多准,哈哈 ,我以前也搞过钻孔桩施工,谈谈我本人对沉渣厚度的理解,所谓 沉渣厚度就是钻孔桩成孔后测得的孔深与钻孔桩灌注前测得的孔深之差,两次量 取的孔深都参照同一个基准点,量孔深时一般靠近孔

4、壁量取,中心位置是钻尖处 孔深相对比较深,一般提钻时钻头带动的泥很可能把钻尖位置填平。测孔深时一 般采取测砣就是你所说的用钢板焊接成的三角锥测饼(叫法不同),底板是平的 接触面积比较大,既不容易下沉,自重相对又比较大些,量取的孔深又比较准。 你所说的测针我以前也用过,测的不是太准,它比较细,接触面积小,自重也小, 很容易下沉的。测孔深时不要用力往下撴,如果用力大不管什么测具测得的孔深 都不准,因为它们很容易沉入沉渣里面。清孔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成孔后因 为钻掉的泥巴及其他颗粒等浮渣还没有被泥浆带动清出孔,所以要把钻头向上提 起几十厘米让钻头空钻(回旋钻机)进行清孔,冲击钻也提起进行清孔,把浮

5、渣 清走;第二次清孔,就是导管下到位后测得的孔深与第一次测得的孔深差值比较 大,就是孔底有沉渣并且厚度超标,所以要对钻孔桩进行二次清孔,直到沉渣厚 度满足规范要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您的做法, (1)测成孔后的孔深。(或者说刚成孔时的孔深,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2)测灌注前的孔深。(或者说下完钢筋笼和导管后的孔深。) 按您的意思,是否是(1)代表了真实的孔深,此时测锤能落到原状地层的开挖 面。(2)代表了沉渣后的孔深,此时测锤落到沉渣表面?请明示以前我也搞过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一般我们也是测两次。当成孔后,钻头提 起 50cm 后进行清孔处理。但是我们采用的是泥浆循环法(将水管直通孔底,先

6、通同比重泥浆后通水,表层泥浆自然排出)。当泥浆比重降至在 1.51.9 之间时 (一般都是采用泥浆比重仪检测,有经验的老工人甚至只用手感即知)。此时即 进行第一次测量孔深,一般多是选择测绳(皮尺伸缩量大,钢尺不易操作),测 锤一般多选择比较平扁的重物(基本基于帅哥 zhangwei740520 的原理)。检测合 格之后继续进行 t 同比重的泥浆循环(为了保持泥浆悬浮)直到钢筋笼就位。再 次采用同一测绳、测锤进行检测孔深。此时的孔深差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偏差就应 该是沉渣厚度。一般如果泥浆比重控制的好,沉渣厚度都不会超过30cm。在灌 注时应时刻关注是否有砼突然上升或者不上升的变化,还要注意钢筋笼骨

7、架顶面 高程有无变换。小弟的一点拙见,不知对否,请指示。请问:1、刚成孔时,真的无沉渣么?沉渣是在清孔过程中沉淀而成?2、若如此,清孔的目的是什么?端承桩是否还需要有清孔这道工序? 就我个人认为,刚成孔时存在沉渣的,但是因为之前一直是钻孔状态,泥浆比重近似认为均匀不变的,所以沉渣很少。之后进行了清空处理才第一次测孔深, 此时认为没有沉渣。不管如何处理最后孔底都是有一定量的沉渣的,只是看沉渣 的多少是否影响浇筑的质量。但是如果不进行清孔处理,那么由于泥浆比重过大直接浇筑很难浇筑成功很可能发生断桩。所以要进行清孔换浆,由于泥浆比重的变化又有沉渣的出现 楼主提出的问题也有道理:1、刚成孔后清过孔,此

8、时沉渣厚度是比较小, 为什么此时不下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呢?原因是:清过孔后需要现场监理工程 师验孔,合格后方能提钻,这个工序大概需要 1-2个小时(孔深时时间稍微又长 些,冲击钻孔提钻时间短些),下钢筋笼大概 3-4 个小时,然后下导管需要 1-2 个小时,加在一起 10个小时左右,就是再快这三道工序也要 7-8 个小时,并且 相对技术水平熟练的操作工人(上述施工过程相对于桩长在 60米左右),从成孔 到灌注水下混凝土中间停留那么长时间,多少会有沉渣的。端承桩沉渣厚度规范 要求比较小50mm,而此桩施工采用冲击钻孔,反循环清孔,钻渣很容易清走, 所以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也少,也很容易清到位

9、。2、沉渣厚度是一个从小 到大的过程,但到最后会趋向稳定,这是指正常施工工序条件下(如果停留的时 间过程还有可能引起塌孔呢),沉渣厚度大小也跟泥浆比重大小有很大关系,比 重合适有利于护壁及悬浮沉渣颗粒,所以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泥浆的作用非常重 要。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本人认为: 所谓沉渣厚度就是钻孔桩成孔后测得的孔深与钻孔桩灌注前测得的孔深 之差,具体到准确程度,只是在于灌注桩在灌注前的一个指标,按照要求来做, 对成桩质量就有保证。根据经验来说,桩越深既桩长越长,沉淀随时间就会越多, 所以在成孔后就要求我们抓紧工序衔接,保证桩的质量。具体的讨论准确与否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手段而已。 关于孔底沉渣基本

10、与 16#得说得差不多,他说的意思也基本符合施工现实 关键看你用的是什么样得钻机,一般反循环钻机,带2 个泵,孔底很干净,但是 一旦成孔了,到下笼子之前有一定得时间的,监理检查了,挪钻机了,吊车就位 了,等等,灌注前需要检查一下孔底,看和成孔时差多少。这个值就是孔底沉渣, 如果不超过一定的厚度(有要求的,我忘了),就可以继续浇注,如果厚度比较 大,沉渣多,就得进行清空,一般反循环钻机有反循环泵,可以利用导管直接进 行清空,如果没有泵了,我们一般采用气举反循环法,用空压机清空,这个方法 清的非常干净,但是要注意时间,清孔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塌孔。清完后马上灌 注。本人的一些经验。现在施工中主要还是

11、利用测绳测定沉淀层厚度,主要还是靠经验和感觉。这 个方法对测锤有要求,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测量时,将测锤放入孔中,快到桩 底时慢慢下放,因为沉淀一般为细粉沙,再测锤防止沉淀层顶时,应该是有感觉 的,此时记录深度。然后用再下放测锤,同时上下抖动,使测锤完全沉至孔底, 再次记录深度。两次深度相减即为沉淀厚度。目前在北京主要运用的是旋挖钻孔灌注桩 !沉渣厚度检测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测锤的,测锤重量不超过0.5KG,关于沉渣厚度的具体数值确实是根据经验的成 分多!其实测量沉渣厚度主要是检测成孔的质量 !控制因素主要在于钻机手还有 就是桩第的土质情况!沉渣厚度的多少还与泥浆比重有关,当发现沉渣厚度过大 时,

12、可以用吹洗法把桩底的砂性粘泥从导管从沉渣底部吹到地面来在补充新泥 浆,直到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为止!旋挖桩的沉渣厚度只要不超过50mm,其实 多一点影响也不是很大,主要考虑的是桩底后压浆受到影响!刚施工完 136 根泥浆护壁钻孔桩。无奈全是砂土,加膨润土后,泥浆比重比 规范大的多说是砂比重更准些,否则就是塌孔和沉渣过大原来开泵与停泵相 差有 1M 多.每次测孔也是用测绳进行测量的,先记一下开泵时泥浆循环时的孔 深,再测一下停泵后少许时间的孔深,我认为相减就是直接沉渣,还要加上停泵 后测绳上下抽动的高度凭感觉.就是总沉渣.规范上说用沉渣仪来测沉渣,我没用过,听说要建设单位委托专业资质的单 位才行

13、.我认为沉渣是指沉入孔底的沙粒或细石颗粒,沉浆厚度不能算为沉渣厚度, 通常使用测绳依靠感应测得的深度差值是沉浆厚度值,而不是沉渣厚度值,我们 可以通过使用玻璃试管很直观的看到这一现象,要准确测量孔底沉渣厚度,首先 需准确测量桩的终孔深度,(终孔深度应采用丈量钻杆长度的方法测定较为准 确),从理论上将终孔深度是最大孔深值,这点我觉得需要再强调一下,所谓终 孔:就是指孔深终止增加或者说是终止钻孔进尺(孔底基岩标高保持在一个定 值)。我们经常会出现清孔后孔深比终孔深度值更大的现象,那是因为我们对终 孔深度测量不准确造成的。换种思维:如果说清孔都能使基岩迅速进尺的话,那 还用钻头做什么!所以我认为沉渣

14、厚度是终孔深度减去清孔后灌注砼前的孔深。 如果这个值超过设计或规范要求,则需要继续清孔。根据浙江省的钻孔桩标准中明确说明:清孔深度是从钻头锥体高度的一半起 算的。另外孔深一般现场是根据钻头(锥体)中直径等于孔径处起算,根据钻头现 场一般情况,起算点位于第二排或第一排合金头处,所以在测沉渣的时候,实际 测量的孔深(用测绳)应该大于理论孔深10-20cm左右比较合理(根据钻头尺寸)。 我们现场打的 600、700、800 正循环钻孔桩在操作中,从来就没用过沉渣测 定仪(主要是没配,现在的工地绝大多数没有),测的时候,先将泵开起清孔时, 保证导管到底,然后停泵,将测绳放入导管内(700、800 的应该放外侧,我们 一般都放内侧),测量孔深,此孔深应大于孔深10-20cm或更多,然后,提高测 绳及导管一定高度(约1M-1.5M )时间约一分钟左右,然后放下导管,观测导管 是否下沉到原来的高度,测量两次测绳差值即为沉渣(浆)厚度,至于是渣是浆, 主要看手感了。对了泥浆比重一般也不用比重计测,因为所测的泥浆要从孔底 50cm 取样的所以一般也是靠手感来判断的,另外从孔口溢出的泥浆经验判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