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2216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美文档 咏雪说课稿(XX版七年级上册) 肇东市第十一中学宋娜 尊敬的各位评委,全体老师: 大家好! 我是肇东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宋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的活力所在。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而能令其“点石成金”的“点金棒”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今天,我就以咏雪一课为例,来阐释一下我是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交相辉映的。 一、说教材与学情 (一)教材简析 咏雪是XX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2、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过学弈等三篇文言文,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熟悉了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咏雪语言文字浅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文中语言的辨析和欣赏在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定能翻出新意。 过渡:(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文本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

3、言实词。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六个融合): 四、教学过程 融合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飘飞的雪花是严寒的冬日里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的姿态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来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佳作。 早在东晋时期,就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刘义庆编入世说新语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由雪花纷飞的图片导入,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飘飞的雪花有直观感知,激发兴趣,为后面赏析两个咏雪佳句作铺垫。) 融合点二:利用资源走进文本 此环节检查

4、学生预习情况,交流网上查阅的资料,了解世说新语及编者刘义庆 交流后ppt出示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师并做以总结:(其实,中国文人,自魏晋以来,对世说就无比迷恋) (设计意图:我想通过学生亲自查阅整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了解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走进古人情趣盎然的日常生活。) 融合点三:多样朗读感知课文 1、ppt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注语气语调、节奏停顿。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反复听读、朗读,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为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融合点四: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1、学生以小组

5、为单位,借助课下的注释和工具书协作疏通文意。 2、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自主学习情况,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师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辅助记忆,适时给予明确。 3、疏通文意后,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伴着形象直观的图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很快会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点。) 融合点五:师生合作质疑探究 1、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2、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补充,课件出示并引导理解。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创设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2)文中写了几个人?你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3)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

6、个更好?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师生互动 (1)在这个师生互动环节,第一个问题学生从文中“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和睦、融洽、欢快的家庭。 (2)、感受人物时,师穿插了刘禹锡的乌衣巷及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谢家。() (设计意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进一步感受道韫的才气和胆识,将现有知识进行延伸。以“一斑窥全豹”,让学生以咏雪为例来看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并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世说新语产生兴趣。) (3)、通过第三题的讨论,明确“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比喻之所以好,是因为中国文学追求含蓄之美,讲究的就是意蕴,而道韫的比喻恰好表现了

7、这种意境。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能把雪花比作什么?并说说积累了哪些咏雪佳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融合点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语:这篇经典,恰似一场阳光下的瑞雪,绚烂在我国古典文化历史画卷上,带给人们精神的遐思。 作业:阅读世说新语,选择有关谢太傅或谢道韫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此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说效果预测 本节课的设计,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生动画面,力求以诗意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到书中文人雅士鲜活的生活情景和融洽、和睦、欢快的家庭氛围,在语文学习中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不透彻、对两个咏雪佳句赏析不到位等情况,所以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我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不足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