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72164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溧阳市天目湖实验学校潘国强一、单元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所介绍的有关内容,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2 、了解课文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它们的作用。3 、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4、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写简单的说明文。5 、了解主办刊物的基本要求,尝试办一份刊物。二、单元教学设想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科学小品。本文对沙漠里千百年来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角度作出了正确分析、解释,说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课文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沙漠奥秘,在带着读者思考的过程中,作者

2、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既便于事理的阐述,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沙漠的兴趣。故在学习本文时,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探究沙漠现象,及根据人们研究沙漠、征服沙漠的事实来明确文章所表现的中心,从而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形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为说明这个道理,作者把千百年来的认识史浓缩为一个人的故事,集中紧凑,生动形象,富于趣味。所以学习本文时,可结合文章的典型事例,通过对这些寓言式故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作者观点的正确。在分析中可抓住人物自我感觉与客观实际的矛盾来说明文章中心。同时,可引领学生收集

3、有关资料来更深地感受,来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短文两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奉献。其中活板是通过对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的介绍来表现的。文章清晰、完整而系统。这在于作者能抓住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并注意运用准确、朴实、简洁的语言。因此,学习本文,要以朗读为重点,要扣住对以上三点的分析和与雕板的比较来体会活板的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核舟记则通过细致地描述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来表现文章的中心。作者准确把握了雕刻家的艺术构思,紧扣“奇巧”,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技艺,通过一系列细节,高度概括地再现当时的艺术氛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故学习本文,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4、,结合文章运用的空间顺序,分析有关细节描写,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体会核舟雕刻家的精湛技艺。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介绍物理知识的说明文,知识性较强。对于接触物理知识不久的初二学生来说,如同乘快船摆篙,一不小心就方向不明。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吸引其静心阅读、专心阅读,使学生从文章中领悟科学家们敢于疑心、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并引导学生运用这种精神去探索科学的奥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知识,赞颂人类创造性的劳动。花儿呈现各种颜色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错综复杂,且抽象深刻。但作者能宏观布局和微观构思

5、,并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文章读来较通俗易懂,富有趣味。因此,学习本文,要在强调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严谨而浑然一体的结构,品味赏析多种说明方法及其妙处。对于存疑的内容,可引导学生去调查实践,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情趣。诵读欣赏山市描述了山市的虚幻景象,令人心驰神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时间顺序来把握山市变幻的特点,领略其无穷魅力。写简单的说明文应引导学生能准确通俗地说清事物的特征,可联系本单元所学课文,从说明文的基本要求到准确说明,再到通俗说明,逐层逐点由单项到综合地引导学生学

6、习说明文写作。如果我主办校刊是为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创办校刊。在开展这项综合活动时,可通过阅读本知识短文,也可通过与校编辑部的师生交流或结合阅读的体验来掌握办报的目的与方法,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要提倡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或其他活动方法来提高学生办报的质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共1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1 课时1课时叫三声夸克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课时山市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可放在课外单元学习小结1课时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明确任务。

7、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3讨论:本单元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讨论,交流。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卜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2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自由交流,确定自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第2课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学习目标:1、了

8、解本文所讲的科学知识及道理,激发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2、学习本文巧妙组材的写法;3、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学习重点理解沙漠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比较分析人们对沙漠现象持不同说法的根源,懂得本文要说明的科学道理。课前准备1、通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2、联系上下文,知道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单枪匹马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课前收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4、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除课文介绍的奇怪现象外,还有哪些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课堂学习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沙漠情况2、借助多媒体演示沙漠的风沙地貌,沙漠中的海市

9、蜃楼,光怪陆离。走近沙漠,你想了解这些沙漠的奇观吗?你想探觅它们的缘由吗?一起跟随作者来体验吧。同学们交流收集到有关资料、图片等;观看多媒体演示思考,进入课文学习2、展7K预习请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情况学生展示、交流3、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1-3节;2、了解沙漠的可怕情形。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划出描写后关沙漠可怕情形的句子,并集体朗读一遍,边读边感受。初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4、过渡:科学的发展是飞速的,我们一定想探觅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吧!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明确。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5、师生共同探觅:引导学生才巴文中

10、的现象的成因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自主探究,说清这些现象的成因。6语文活动:a、学生收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介绍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发生的海市蜃楼现象。b、参与学生交流、简评。c、教师根据实情做激励性评价。收集材料,介绍现象,交流,简评。7、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来总结此课堂学习内容的收获。8、布置作业从本文发表到今天四十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讲给同学听听。第3课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二)学习目标:1、交流从报刊或网上了解沙漠里其他怪象,并用科学道理加以说明。2、

11、辨析相关词语,说出加点词用的好的理由,品味语言。3、比较阅读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一文,写一份“沙漠与人类”的小论文。课前准备自学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向沙漠进军。第一块:语文活动A、交流、讨论:学生交流从报刊或网络上了解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用科学道理加以说明。B、教师参与交流,并适时简评。C、教师小结:沙漠里真是这样荒凉可怕吗?不,科学家门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终于发现,其实沙漠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等待着我们去研究探索,去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第二块:品味语百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组织学生比较课后探究练习二句子中加点词语和括号中的词语,说说加点词语用的好的理由。比

12、较、辨析、讨论、交流找出其他词语加以辨析。2教师简评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3、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修辞角度来品味语百0学生交流,感悟。第三块:比较阅读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推荐阅读向沙漠进军一文,同一个作者写的是同一个题材,但所写的内容和写法却迥然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口头表述自己的看法。就其中一点互相交流。2、写一份有关“沙漠与人类”的小论文写作4、小结:学完本文,并结合了解的课外知识,用一段话,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沙漠的知识第4课时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借用典型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树立努力

13、学习,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念学习重点学习用典型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认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课前准备1、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有关伽利略的生平、事迹等材料。2、学生利用工具书和页下注解,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一块:展示预习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2003年的一场“非典”引起了全球人类的恐慌,面对这史无前例的疾病,人们束手无策,深深感受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板书课题认真倾听,进入情景。2、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伽利略。2、字词检查1、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时收集的资料逐一展小,相互补充2、学生板演第二块:整体感知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14、,课义举了哪几个典型事例来叙说一个人知识越多却越感觉到无知。教师巡视。点拨,简评。阅读讨论、交流第三块:拓展研究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1、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探究蝉的发声原理。以及彗星是怎样形成的。2、进一步探究声学、大文学方面乂产生了什么新问题,也可以探寻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及现在的新困惑。查资料,探究,讨论,写出探究结果第三块:迁移训练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讨论、交流第四块:课后学习收看央视十套的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栏目。更进一步感受人类知识的有限性,激发自己对科学不断探索的兴趣。第5课时活板(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归纳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章大意。3、能说出活板制作程序”活”在文中具体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