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216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023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11.学习历史有阶段性等你上了高三你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稳固的过程,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根底和“历史根本功”。我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你会发现语文程度的上下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 ,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才能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表达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现它们太重要了。2.抓住课堂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我们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

2、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假设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根底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好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 框架进展比照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3.充分利用老师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化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历。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汲取有教益的东

3、西。4.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两大关键你会发现我们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史实问题通常就要考你的记忆来实现,比方说法国大_什么时候爆发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你必须非常熟悉和理解,这就是平时不断积累和记忆的过程。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痛苦的过程,最重要是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就像你不会忘记家里的门牌号和好朋友的 号码一样简单,你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方说我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阔农民;程(城)-把城市作为重心,不

4、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思维问题考察的是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方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_”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察思维的范畴。这些问题通常是选择题里比较难的部分,但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你会发现,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通常是经济根底(消费力开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锋利),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都会“看起来”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化分析p 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_”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开展必然,比方“五四”的_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

5、阶级_的_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难的,有时它是直接原因,有时是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你深化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比照来决定在历史开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会有进步。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p 处理问题的方法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方说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p 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考虑,分析p 背景时

6、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展,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你在答大题时就会轻松地发现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帮助你理解题目和入手分析p ,至于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提炼出来。6.宏观学习历史,构建完好的知识网络图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有没有什么主线可以把它们串起来?当然有!你可以适当地进展发散思维,把历史事件串成完好的知识体系(不受课本的限制),比方说把一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展全面理解和考虑,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的历史知识非常有条理,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很大的问题,也可以随意拿出一个部分进展

7、微观细致的分析p ,这就到达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说“绝学无忧”了。比方说在我脑海里,整个历史是由中国史和外国史构成的,中国史里又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近代史分为旧民主_时期和新民主_时期;旧民主_这一阶段整体由四次大型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三次中国人民的对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_)组成,期间经济方面的显著特点是自然经济开始阶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形成以及民族资本的诞生和开展;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_派,激进的民主者)和理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三民,新文化运动),

8、历经四次大型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守旧派,_派与保皇派,问题与)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被我这样拿出来进展全面的分析p 和理解,再细到每一个事件和人物都是如此,所以这应该是你努力的目的和方向。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2一、内容浓缩法:就是根据材料主干,将其内容的精华和核心进展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复习中国古代史的井田制,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国王所有,诸侯享有,奴隶耕作,形似井字”。或者进一步浓缩为:“王有、侯有、奴耕、井形”。这样记忆的好处是在需要回忆这段内容时,只要酌情在每段话上“添枝加叶”就可以了。内容浓缩法需要积极的思维和辛勤的挑选,只有这样,才能把

9、精华提炼出来。在浓缩的过程中删繁就简、择精选萃,使知识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在质量上成倍增加,显著地进步记忆效率。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内容如下:(1)公布均田令;(2)承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实行_政策。(3)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的统治政策。可浓缩为:“一均、二化、三迁治”。这样读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二、字头浓缩:就是将每句话、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展记忆。字头浓缩法在记忆中形成知识构造的整体缩影,特别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中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再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_团体的建立,其主要指导人-兴

10、中会的孙中山,华兴会的黄兴,光复会的蔡元培,日知会的刘静庵,可浓缩为:“兴华光日,孙黄蔡刘”。三、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压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形式上近于顺口溜,内容上极其概括,然后实行强化记忆。应用时根据口诀进展联想展开,到达准确全面记忆的目的。如红军四次会师编成口诀:“56-四懋,510-陕吴:66-二四甘,610-三会字(每句5个字分别代表年份、月份、_和会师地点)”。口诀浓缩法简单有趣,但是在开始时需要动一番脑筋,把识记材料编成生动有趣甚至有韵味的口诀,这是要下点工夫的,不过,一旦编好,便终身难忘。浓缩记忆法形式多样,实效性强,希望广阔同学们,在各科的学习中都能加以利用,最好是

11、有发挥、有创新,并互相交流,让经历、体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让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历史阶段学习方法31、框架记忆法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根底的内容。比方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_;第五单元新民主_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的产生开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根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假设干子目录。2、联想记忆法

12、(1)时间上的联想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完毕。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展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2)空间上的联想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1

13、937年,南京大_。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完毕。3、比较记忆法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究出矛盾的特殊性。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方,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再比方,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络起来进展比较,1848年_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

14、,说明农民阶级_纲领的落后性,不能指导近代的中国_获得成功。4、归纳记忆法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p 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比方,俄国十月_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_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对俄国十月_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_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_抛梦想,十月_现曙光。”在掌握了_的根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_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_,十月_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_。5、兴趣记忆法就是把枯燥的记忆兴趣化,或者叫寓记忆于兴趣之中。兴趣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很荒唐,但只要

15、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1)谐音记忆法比方,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2)【关键词】:p 】:记忆法比方,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再比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记忆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3)荒唐记忆法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程度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理论精神,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宜自己的记忆方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