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健康人格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72117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与健康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育与健康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育与健康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育与健康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德育与健康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与健康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与健康人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曾经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心理学家从各方面描述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描述: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

2、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信任自己的感觉;有自由感;具有极高的创造力。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

3、的关心。重大意义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健康的人格对自身有着一种深远的影响。什么样的人格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它关系自身的心理健康。成年人健康人格的标准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正确的自我意识。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6、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7、要坚持快乐判断标准现实态度心理健康的成年人面对现实,

4、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快。比如,他喜欢驾车,并意识到开车会遇到种种危险,因此经常检查刹车系统、车胎、车灯等部件。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却可能想不到会有危险发生,而不去采取预防措施。独立性一个人格健康的人办事凭理智,很稳重,并适当听取合理建议。而一个不成熟的人,常会感到遇事很难下决心,总希望别人来指点他应该如何行动。前者能够做出决定,并乐于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一切后果,而后者常是出了差错、推卸责任,怨天忧人;有了成绩,则过分夸耀,要求表扬。爱别人的能力一个健康、成熟的人,能从爱自己的配偶、孩子、亲戚,甚至从帮助陌生人中得到乐趣。相反,一个不成熟的人爱起别人来很吝啬,希望自己是人们关切的中心。适当地依靠他人

5、一个成熟的人不但可以爱他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爱。自如地接受帮助和给予是一个人成熟和健康表现。发怒时能自控人格健康的人即便在生气时,也能把握分寸,不会失去理智。他可能有时会发脾气,但绝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有长远打算一个人格健康的人,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利益。如一个精明的商人,不会为赚钱而制造伪劣商品。善于休息一个人格健康的人在休息时心境坦然,尽情放松,所以再工作时精力充沛。相反,情绪不太稳定的人常感到被迫做某事,很少从休息中获得快乐。调换工作慎重人格健康的人常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见异思迁。他不会因为有个别的上司不好相处而轻易调换工作。因为他有干好工作的热情和能力。善于

6、学习对孩子钟爱和宽容,对他人也能宽容谅解,尤其宽容他人的缺点,和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相处。同时一个人格健康的人还要善于学习。最受欢迎的员工八条标准1、主动报告工作进度;2、对上司询问清晰作答;3、没太多借口;4、不拖延、不健忘;5、接受任务无怨言,有问题及时反馈;6、主动找出问题,并能提出改建建议和意见或者解决方案;7、和同事温和相处;8、不犯重复错误。最不受欢迎的九类员工1.遇到问题事不关己。2.凡事三缄其口。3.总是墨守成规,没有创新。4.背后议论上司。5.随遇而安。6.追名逐利。7.拒绝加班。8.不善交际。9.既然预定了假期就不可改变。十种最受欢迎的老师:一是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的老师。二是对

7、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三是严而有度的老师。四是善于把握机会的老师。五是做事有分寸,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六是风趣幽默的老师。七是有宽容心的老师。八是以身作则的老师。九是真才实学的老师。十是注意自身形象的老师。十大最不受欢迎的老师类型1、乏味型。这类老师是批评的焦点。讲课大多没激情,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用一网友的话说:“五分钟能让你去见周公。”2、照本宣科型。不说大家也知道,这类老师是典型混日子的,拿着课本照念。听他们的课,犹如嚼蜡,没半点味道可言,学生们哪有学习的激情呢,还不如自学去算了。3、傲气十足型。有些老师觉得自己很有经历,留过洋,见过世面,就很喜欢在学生面前“现”,却不知学生对其有多反感。

8、一网友就很不满自己的英语老师:“真是误人之弟,去了几年国外,就尾巴翘的老高,什么都是国外怎么怎么地,都是她讲课的话题,满脸了不起的样子。”4、滔滔不绝型。这类老师讲课像在赶场,很忙,一节课下来,感觉说话都不用喘气,霹雳啪啦,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学生只管面无表情听着就行。结束语一般就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小节就不讲了,那些内容就回去看看行了,不过考试的时候还是会考.”,汗。5、天马行空型。从屈原到澳洲袋鼠,从古生物化石到肯尼迪被杀的子弹,这种思维你能想像吗?有的老师就有这么厉害,思维不是一般的跳跃,不坐上神六你还真跟不上,东拉西扯,一不小心就给带到爪哇国去了,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讲的什么。6、沟

9、通障碍型。有知识却倒不出来,表述不清,他讲的累,我们听的更累。这类老师可能比较适合做研究型学者,站讲台,“太委屈”他们了。7、自恋型。“每个人都要有一双好鞋,最不幸的就是有的人已经有了这双好鞋,却不知道,还在拼命寻找,而有的人却自认为已经有了这双好鞋,不停地拿着一双不怎么样的鞋在人前到处炫耀!”一网友的言论精彩的说明了这类老师的特性。把奋斗史当必修课来讲,炫耀自己的成就成为他们教学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对上课内容也许记住不多,却能对老师的成就史倒背如流。8、方言型。“浮(湖)南和浮(湖)北在偶(我)国的什么位置”,一口浓重的方言会让你听起来不知所然。身为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起码的职业要求,而有

10、的老师就这么特立独行,誓死捍卫家乡普通话,没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只能听着满耳的囫囵语无奈的感叹一句,饿滴神啊!9、邋遢型。为人师表,既要表里,也要表外嘛。有的老师可能太专注教学了,对外表着装不太在意,却不知在学生心里留下了不小的影响,有网友就反映自己的老师:“不太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经常头发乱蓬蓬的,衬衫也不知道多久才洗一次,看着真让人不舒服。”10、钻牛角尖型。严厉十足,上课决容不得半点杂音,学生一不小心踩到禁区,马上就会把课停下来,不让你出糗誓不罢休,所以以后上课还是屏住呼吸为好。青少年健康人格1. 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2 . 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

11、受这种评价。3.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4.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5 .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6. 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7 . 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8 . 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的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科学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9 . 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在世界日愈市场化的21世纪,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刺激,对物的顶礼膜拜造成了某些人追求的表层化和浅层化。

12、10. 思路开阔,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及点扩大,不局限于个人,集团,家国,而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把地球当作人类共的家园而加以关爱。这个特征同第七个特征相结合,更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让人心胸更加广阔。11. 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认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12. 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的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们承继过去,看重现实,放眼未来。他们能明确的意识到生活是不断前进的,追求的方向应该适宜未来的目标和任务,并用未来的希望激励和引导现实的生活。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13、1024岁的青少年近3亿,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每年有约22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各相关部门和社会为促进其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总体上看,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转型,现代科技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以及部分家庭功能特别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青少年在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诸多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自我控制和调节能

14、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青少年心理发育普遍滞后于生理发育,青春期情绪和性观念的变化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障碍、沟通障碍和不健康的思想情绪,不仅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加剧了他们同家庭和社会成员的矛盾;处在生理和心智发育过程中的他们,缺乏驾驭复杂事物和自我情绪的能力,很难自觉抵御错误思想和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导致部分青少年信念淡薄,公德缺乏,意志消沉,行为失范;部分青少年厌学愤世,孤僻自闭,心态扭曲,行为逆反,甚至产生对家庭和社会的极端行为。我国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人群中占了很大比重。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之溺爱和教育缺失,使独生子

15、女在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造意识、感恩意识、关心他人、吃苦耐劳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人格缺陷。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守儿童”成为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全国约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失去亲情,更缺乏家人对其日常生活行为的引导、规范和心理抚慰。此外,社会离婚率不断升高,单亲家庭结构导致的青少年心理和人格问题也逐步上升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下滑趋势,人格缺损现象比较严重,青少年行为问题、心理卫生问题、自杀和婚前性行为等问题逐年增多。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信息,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3亿多人

16、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大学生中,近25%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卫生部2002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2009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对北京、辽宁、吉林、山西、贵州、湖南等地青少年健康人格状况的调查显示:有五成以上孩子与父母和其他人交往时存在沟通障碍;六成以上的中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失去自信;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理想信念趋向淡薄,近五成的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而有超过九成的大学生不反对婚前同居。另据调查,我国目前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