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207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应试教育,而应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接下来整理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欢送阅读!1、幼儿园数学课学习内容的分解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教授给幼儿数学知识以浅显根底为主;第二,将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第三,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发展教学。我们的分析思路是:充沛考虑幼儿的在生理上限制的根底上,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开展

2、水平出发,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幼儿进行一些数学运算知识,还要让幼儿热爱这门学科,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根底。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出发,兼备培养幼儿的发明性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从小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我院各班就具体制定了下列课程体系。1图文并茂,认识数字1到10,并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目;2会比拟事物的快慢,对事物的粗细、厚薄、高矮有一个根本的认识,比拟数的大小;3能将一些实物数量数出来,并说出总数,能适应不同方式的数数,比方从3数到16、从7数到18等等;4掌握简单的分类办法;5会运用序的概念对5个有差异细微的物体排序,以等差数

3、目排序为规范,体验数的差异。运用序的概念排出10以内的顺序关系;6对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要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7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观念;8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辨认数字,初步理解跟数字既联系又简单的概念,比方数量、颜色、距离、重量、方位以及时间。2、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改革2.1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按照教学目标去发展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教育之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办法的实施受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限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情感、态度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开展。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认识

4、上存在着一定片面性,教师都认为幼儿数学教育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也是只要学会知识就行了。针对这个现象,幼教教师应加深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知道如何去学习的学生,这才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从培养学生的认知开展、情感态度、智力技能出发,幼儿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很多事物能感受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幼教老师的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反映生活。培养幼儿全面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数学教育,与此同时幼儿数学教育满足了儿童生活上的需要,也满足他们认识事物的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应当

5、从幼儿不同阶段的开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在结合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幼儿开展目标,使各教育活动围绕实现目标发展下去,促进幼儿全面开展,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2.2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比拟保守单调。表现在课堂中,习惯从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出发,单一地强调了数学教育的直观性,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采用教具进行演示,由此引入数学概念,主观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比方说,单以铅笔和水果为教具,教师就上完一节课。下课以后教师也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不太理想,并没有到达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保守,单调干燥,造成课堂氛围沉闷

6、,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打破这种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才能提供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但要在课堂之中为幼儿讲授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比方说,让小朋友回家后,去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还有在自己家里桌子有几个位置,放了几张椅子等,在生活中去教育孩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传统教学中的实物教学法为主和以采取情境设置法为辅。教师设置合适的场景,比方说“喜洋洋和灰太狼,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小朋友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准备衣服,城堡等等。用小朋友生活中所熟悉的故事来设置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只要情境设置的

7、适宜,不但稳固幼儿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为将来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地根底。2.3关注幼儿个性,实施差别教学每个幼儿作为一个独自的个体,在环境与资质上各有差别,从而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区别,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要注重关注幼儿的个体性开展。每个幼儿在教师眼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促进所有的幼儿健康开展,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的幼教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看到了幼儿教育的一般性,没有看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特别体现在无视儿童的个体差别上,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分层次地去对待每一个都个性不同的幼儿。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参考依据,实施

8、差别教学。实施差别教学让每个孩子的智能都各具特色。教师应在多角度地察看和接纳学生的过程中,去重视幼儿具有的多元智能,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客观充沛尊重幼儿存在的个别差别。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开展和一般开展都备受关注,包括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开展。从个体上来讲,幼儿的思维开展和一般开展之间又是存在差别性和特殊性的。因此,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3、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提升数学能力3.1发展情境教学,利用合适的问题生成一个个情景这样是运用最少的时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主动的以较好的状态投入教学过程中去。以教材为根底,结合幼儿

9、的实际生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如故事、谜语、游戏、图画等,让幼儿触景生情,有所思,有所问。在情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发展教学活动。促使幼儿从数学的角度去察看事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小班数学活动?认知数字5的教学目标是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利用5个人、5张椅子、五个碗等图片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幼儿以自己的家为具体情景,在介绍自己的家人、自己家里的布置的时候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找一个合宜的时间,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周围的事物哪些东西也有5个?从游戏中活泼氛围,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3.2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为幼儿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遇

10、到的实际问题,是整个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呢,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3.2.1对传统教学内容输入新鲜的血液使幼儿了解到数学的适用性,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教材上增加以钟表与时间、旅行线路、价格与购物、生活用品的面积、体积等为内容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所有数学活动中的核心局部。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问题解决,使幼儿体验到数学实用价值。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们创设了小商店这样一个情境,提供了玩具汽车、各类学具、故事书等作为商品,并分别标上1元、2元、5元不等的价格。为每位幼儿准备

11、了1元、2元、5元的钱币,引导幼儿学习加法:花5元钱买商品,你可以怎样买?每样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会让幼儿采用尝试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如:1+1+1+1+1+1=1+1+1+2=5、1+2+2=5。幼儿在提问、思考、讨论和探索中成功地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积极性。3.2.2提供合适的探究材料幼儿总是通过动手触摸等伎俩来到达满足好奇心的目的。探究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需要合适的材料。为此,我们要注重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的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材料,以便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亲历探究过程并发现规律。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测和自然测量的

12、办法,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长短不一的绳子、玩具棒、竹竿、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让幼儿自选,自定测量对象:课桌、门、窗、柜子、小朋友的身高等,将测量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分析比拟,最终获得结论。3.2.3多样化的探究办法我们将探究式教学办法归纳为ABC三种形式:A.问题操作发现、结论。B.问题猜测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C.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我们以大班数学活动?交集分类为例,在此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办法A。由于“交集分类是很抽象的概念,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两个汇合相交局部的含义。我们从男孩女孩最喜欢的玩具作为载体

13、,请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图片放入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男孩女孩会有一些共同喜欢的玩具,如何为这些共有的玩具造一个新家,而这个新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既是男孩喜欢的玩具的家,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家。3.3加强交流,深入反思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有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第一,将小朋友分成假设干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问:你如何评价他人的探究成果?这样的问题方式,不但丰盛教师发展幼儿活动的经验,加深对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幼儿学会观赏、接纳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二,自我反思。幼儿可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思考:我是如何进行探究的?有什么缺乏的地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通过这样的反省,有利于幼儿深刻认识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提高以后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结语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幼儿的推理和解题的能力,并不是单纯让幼儿获得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幼儿用多种办法证明他们的答案、思考过程以及推测的结果的这种行为进行激励,树立幼儿独立思考的信心,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