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719953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问题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问题探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与社会经济亲密相关的课程,该门课程在国外开展较早,而在我国尚属于起步、探索阶段,主要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经历。我国该课程的人才培养形式与国外相比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的设计特色不明显。由于该课程关系到社会经济,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我国该课程的教育形式比拟传统,相比照拟封闭,根本以书本为主,课程体系较为单一,这就无视了学生的兴趣与潜力,导致专业没有鲜明的特色,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与社会理论相统一,造成学生毕业不能及时适应当今管理层市场的根本需求,最终出现就业难问题。 2.课程以书本为主,理论性

2、较差。由于工商管理课程本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由于教材与理论结合得不够严密,导致教材指引理论的才能较弱,许多学生无法在理论中得到充分锻炼,反而影响了根本理论的消化与吸收;课程教材根本都是翻译的国外教材,而国外的经济开展形势与中国飞速开展的经济形势并不一致,也就是说教材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一些理论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从而出现了文献所述的三多三少现象,致使我国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适应才能低、理论才能差、缺少市场竞争力。 3.学生创新才能欠缺。在创新创业课上仍然以传统的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问进展创新才能培养;传统的教育方法均以考试成绩、理论证明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到达课程要求,忽略了学生的综合才能

3、,从而导致学生创新才能薄弱。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问卷主要针对辽宁地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问题。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84份,回收率为92.0%。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可知:约有93.2%的人将自己的培养目的定位为中、高层管理者,仅有6.8%的人选择基层管理者。约有45.8%的人打算在企业或者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就职,5.3%的人选择教学科研机构,48.9%的人并没有明确定位。通过培养目的的分析可知:学生大都想成为中、高层管理者,而企业恰恰最需要基层管理者,说明学校与企业之问缺少有效沟通,没有较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动向,不能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4、。 对于培养目的而言,国外大学的培养目的非常明确,例如,英国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分为本科与研究生两局部,本科多以培养务实性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而研究生培养那么侧重于教育、科研方面;日本在这一方面那么更具专业性,它将人才培养分为三种:企业培育合格的经济管理人才、政府经济管理干部、工商管理研究人员及老师;美国培养重点那么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见,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特色非常突出,定位明确。 对于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而言,国外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根底课、专业课、专业理论课,其中专业课及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国外在教学阶段除了采取传统的课堂教育外,还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

5、。在案例教学课上,学生可以围绕老师提出的案例进展积极讨论,教学过程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师还会不定期地组织相应讲座,学生可以围绕导师的论题结合课上所讲的内容撰写小论文,导师会定期与学生讨论小论文内容,启迪学生进展独立考虑,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学校还会在假期提供经费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并鼓励学生进展社会理论。学生的理论成绩由以上各个环节乘以相应的权重计算出来。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老师更容易理解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偏向。 三、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改良建议 1.扩大教材特色内容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与社会、经济开展严密相连的学科。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出现,为做到与时

6、俱进,与时代严密相连,教材除经典内容外还要根据当前形势做出相应修改,使教材内容可以在真正意义上指导理论。同时,课程应该补充案例教学内容,使整体教学生动形象。 2.丰富教学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而应将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验理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交融,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形式,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创业学、融资学等课程,增加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并做好HR管理务实以及市场调研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相交融。 3.加强师资队伍建立 老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承受知识的方式。因此,老师应

7、带头参与社会理论,并鼓励老师与企业进展学术交流、到国外进修学习,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找到理论与理论相结合的正确方法,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4.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问的联络,并在优秀企业中建立培训基地,使学生的理论才能得到锻炼,进步学生在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的素质,解决了学生理论与理论严重脱钩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今管理层市场的需求动态,从而激发对专业课和相关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为企业培育了一批适应当今社会企业管理开展的人才,不但具有过硬的根底知识,而且更具理论才能。该合作形式不但有利于学校的立体化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向社会输出素质过硬的

8、管理人才。 5.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根本评价就是课堂表现及考试成绩评定。整个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承受,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学校在评价体系方面应引入国外机制,将评价体系由课堂表现及考试成绩评定拓展到学生日常作业、课堂表现、撰写论文、假期社会理论、问卷调研、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上,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使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承受改变成主动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结论 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仅有十几年,而国外该方面开展较早,具有一定的经历。因此,我国应从培养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等方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历,同时结合我国特色,根据市场需求进展总结,找到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扩大教材特色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立、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展改良。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提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