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1940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简史教学目的:( 1 )了解数字媒体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 2 )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3 )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4 )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5 )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 1) 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2) 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3) 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4) 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 1) 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2) 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教学计划:使用 8 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 4 课时,实践教学 4 课时。教学方法与手

2、段:讲授法,教案;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教学内容:引言: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1946年“爱尼亚克” (ENIAQ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开始在人类艺术活动中扮演角色。 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本?拉波斯基首创了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80年代中期苹果公司推出的带有视窗和鼠标的Macintosh电脑风靡一时。Macintosh电脑和Adob吩司PostScript版的激光打印机成为印刷出版业革命的先锋。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506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启蒙时代;70年代:计

3、算机艺术的探索时代;8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代;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繁荣时期。今天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化深入时期。其“多元化”在于其独特的跨媒体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多样性和个性化。“深入”则意味着技术与艺术创新有着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深入”也体现媒体和网络艺术新形式美学的新一轮的探索。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一百年的发展创造了比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经济活动而创造的还要多的物质财富。而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文明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就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因特网、数字媒体的诞生。资本论指出:社会生产工具的变革势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形态

4、伴随着技术而成长的曲折历程本章具体回顾了 50余年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特别是从早期的科学家孤独的“艺术之梦”到世纪末的“数字艺术大餐”的演变历程;本章还特别从二十世纪先锋艺术家对“技术艺术”的追求历史来追溯“数字媒体艺术”的渊源。本章也提供了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简史供读者参考。前言:观察与思考:生长与进化的历史进程自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的学说,人类开始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和感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史如同树的生长,根植于科学技术的沃土,吸收艺术的阳光雨露,在无数人的精心呵护下,从一株小苗成长为今日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诺伯特 ?维纳与控制论1947年 , 美国数理哲学家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他

5、从理论上率先提出了将人和动物的生态系统中呈现的结构用于机械工学的概念。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等体系均采纳了 “控制论”的概念。克劳德 ?香农与信息论1948年克劳德?香农发表了信息论。在其中, 他论述了信息将取代能源等其他物质成为现代社会和产业的中心的观点。香农的理论预示了未来社会的趋势将从机械技术逐渐转向能源和信息为 中心。展览 : 机器 - 机械时代的终结1968年秋天,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E来了展览机器-机械时代的终结。这次展览展示了从19 20年之后第一机械时代结束后出现的与现代艺术中的机械概念相关的各种作品。这次展览是20世纪艺术从机械装置时代转向电子装置时代的一次标志

6、性活动。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口洋一郎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20 世纪: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1. 计算机、电讯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2. 60 年代波普艺术家们的科学实践3. 科技成果的转换: 光效应艺术和动力艺术4. 偶发艺术 (Happening Art)5. 视频艺术和视频装置艺术6. 计算机艺术与软件艺术一、1960年代的计算机与软件艺术 巴贝奇差分机(现代计算机鼻祖)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贝

7、奇发明差分机,巴贝奇分析机采用了三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装置:保存 数据的寄存器(齿轮式装置);从寄存器取出数据进行运算的装置,并且机器的乘法以累次加法来 实现;控制操作顺序、选择所需处理的数据以及输出结果的装置。着名英国诗人拜伦(Geroge Byron)之女埃达奥格斯塔拜伦(Ada Augusta Byron 1815-1852)是世界上第一位“软件程序员”和第一个看到计算机作为艺术工具的潜能的人。她在协助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巴贝奇建造差分机(Analytical Engine )的过程中,她指出:差分机的操作机制可以对数字以外的其他东西起作用,如果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可以按计算科学的要求来表达的话

8、。 根据和声学与作曲学来定调的声音的本质关系同样如此。因此,差分机有可能谱写和制作音乐。埃 达奥格斯塔关于计算机与艺术创作之关系的预见,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英明的。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W制成功.1888年,美国人赫尔曼霍勒斯发明了制表机,它采用穿孔卡片进行数据处理,并用电气控制 技术取代了纯机械装置。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全部采用了霍勒斯制表机。霍勒斯于1896年创立了制表机公司,1911年该公司并入 旧Ml公司的前身CT心司。1924年,托马斯沃森一世把 CTFM名为 IBM。计算机艺术的起源可以被追溯至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兼艺术家本拉波斯基(

9、 Ben F.Laposky, 1914 2000)使用早期的计算机和电子阴极管示波器创作了他的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作品。他使用受控制的电子束照射到示波器CRT勺荧光屏上,产生出各种数学曲线,并且使用高速胶片将获取的图像拍摄下来,这就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使艺术不再神秘化是在艺作可以形式化,失殆尽。至于艺术的感受力也同样式,例如我们就无法接受这样到处履行着这种职责。赫伯特弗兰克(1985年,Leonardo 杂志)约翰惠特尼(John图形学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的研究和开个结果。一旦承认艺术创我们远离非理性的思维方苗述的,或者说,艺术家卬的功能而现在艺术还在

10、发。他是将计算机图像引入电影工业的第一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实验,将控制防空武器的电脑化机械装置转用于控制照相机的运动,制作了不少动画短片与电视广告节目。因此,他被许多人尊称为“计算机图像之父”。1964年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 Douglas Englebart )制作了第一只鼠标器一一只有 一个按键,外壳用木头精心雕刻而成,底部有金属滚轮。 1979年12月,施乐PRACF究中心的科学家 拉瑞泰斯勒(L.Tesler )演示了窗口、图标、菜单,还有随着鼠标移动的光标,鼠标的重大历史 意义在这一刻才真正得到显示。恩格尔巴特因此获1997年AC幽灵奖。1960年代的其他知

11、名数字艺术家1960年代的数字艺术先锋除了前面提到的本拉波斯基( Ben F. Laposky )、赫伯特弗兰克 H Herbert W. Franke )和老约翰惠特尼(John Whitney Sr )外,包括迈克尔诺尔( A MichaelNoll )、查尔斯苏瑞(Charles Csuri )、爱德华兹杰克(Edward Zajec )、莉莲施瓦茨 (Lillian Schwartz )、肯尼斯诺尔顿( Kenneth Knowlton )和弗瑞德纳克(Frieder Nake ) 等着名科学家和艺术家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美国赛瑞克斯( Syracuse )大学的艺

12、术和设计的学院的教授德华兹杰克( Edward Zajec )在1961年创作了第一个计算机动画电影,自从1968年开始,他的工作重点是设计实时的数字艺术绘画和动画作品。和约翰惠特尼类似,他的数字艺术作品以不同的算法或规则为基础,最终能够产生一些能够特别有趣的画面和图案。同样,他的作品在过去几十年间被广泛收藏。数字艺术家、工程师迈克尔诺尔( A. M. Noll )博士自1961年开始,在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度( Bell Laboratories )过了将近十五年的电脑图像研究生涯。期间还担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他也是最早在视觉艺术中使用计算机的先锋之一,早在 1965 年4月,他

13、在纽约市 Howard Wise 画廊的计算机艺术的展览可以说是在美国及世界上最早的数字艺术展览之一。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家肯尼思诺尔顿 (Kenneth Knowlton)开发了在线条打印机上叠印字母和标志的技术,能模拟出照片上明暗的大致灰度差别,使用这种方法,诺尔顿于1966年创作了着名的“计算机裸体” 。此外,诺尔顿在80年代还创作了“自由女神”并编写了名为BEFLIX的计算机动画语言并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制作了许多计算机动画电影。数字艺术家弗瑞德纳克(Frieder Nake )是德国不来梅(Bremen)大学的教授,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和交互系统。纳克长期以来对数字艺术有浓厚的

14、兴趣并从事了许多创作实践。在 60年代中 期,他和其他两位同时代的数字先锋迈克尔诺尔( A. M. Noll )和格奥尼斯(Georg Nees )几 乎同时公开在德国斯图加特艺术画廊、美国纽约 Howard Wise 艺术画廊等地向公众展示其数字艺术 作品,这就是历史上首次数字艺术展。 另一位六十年代计算机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数字艺术家查尔斯苏瑞( CharlesCsuri )。苏瑞任教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是艺术家和计算机图形教授。从1955年到 1965年10年间,他在纽约市陆续展示了他的计算机绘画作品,其中包括一些计算机模拟“钢笔”绘画作品和 “蜂鸟”动画。在 1964 年,他开始进

15、行计算机图形实验并在 1965年就开始计算机动画电影的研究。在 196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的实验电影节”上他的作品获得动画奖。 1968年,他的作品在英国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举办的电子艺术展览中被广泛关注。此外,苏瑞的计算机电影也被收藏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60年代末由美国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 )花费巨资导演的2001年:太空漫游记( 2001: A Space Odyssey )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该片其中有一个段落描写了一艘太空船在一个轨道空间站停靠的画面,其中飞行甲板上的控制台就是由计算机动画完成的。虽然只是很短的一个镜头,但却是CG术在电影中最早白应用之一。2001太空漫游标志着计算机首次介入商业电影特技的制作,意义十分重要。小结总的来说,的在60年代大多数时间内,按大多数艺术家、评论家和观察家的观点,计算机太无感情、技术性太强、以及无法用于艺术工程的创作。60年代的人机界面大多是不透明的、秘密的、交互能力很差,或根本没有交互功能。这一时期的图形软件都是在公司内部开发的,没有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