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71841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知识点绪论一、 教育学的概念1、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就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二、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三、 教育学的创立1、 教育学

2、创立的标志(1)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2)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3) 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2、 代表人物(1) 培根(英):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作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的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2) 夸美纽斯

3、(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3) 康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4) 赫尔巴特(德):“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有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5) 洛克(英):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白板说。(6) 卢梭(法):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4、这是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而且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基础上的。(7)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3、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1) 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训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2) 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3) 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

5、家的心血,最终是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4、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1) 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代表人物: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强调定量研究(2)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培养完整个性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3) 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是基础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杜伟、克伯屈代表著作: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育学基本观

6、点: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一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第六,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 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代表人物: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代表著作:走向制度教育学、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以及洛布罗的制度教育学(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

7、问题,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6) 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和法国布厄迪尔四、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1、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2、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3、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4、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五、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试题:1、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撰写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漫话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3、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4、 强调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这个观点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实用主义教育学5、 德国教育学家拉伊的代表作是实验教学法6、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赫尔巴特7、 主张“

9、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卢梭8、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9、 在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大教学论10、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1、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学生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包括学校老师,教学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2、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3、教育影响,

10、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1)教育水平低 (2)教育没有阶级性 (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 (2)教育阶级性的发展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是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

11、或骑士 (2)学校教育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服役个人自学和修行。 (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1)教育的目的在于即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 (2)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地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师生关系民主化 (5)独

12、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征:(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2)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3)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四、现代教育的特征1、公共性: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小部分人的,视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2、生产性: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科学性: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

13、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教育科学是推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根本力量。4、未来性: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来,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5、国际性: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只是、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管计划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6、终身制: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

14、的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需求。第二章 学校一、学校概说1、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2、应当具备下类基本条件:(1)有与学生数量最适合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3、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受限产生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

15、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先帝啊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型的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唯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规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4、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