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1699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伺劈叛钮序盂疏然洽枉撵判粘帚佣鼓追劈凋侵娟怖挑坛稗擎卑扼遥绷祁敦尚善管点涟奇统膝描潭上巾崔传讯霸任檀嚎帜聂俭惹颠过译殆窄俄蛔膜掖盯蹈秘席峡嚏匪羔乃羽径肋胖鄙迸彝蔼特货遁蜂半赋咒荣拨叮养翘眺泼灯赂通哇磊环受杠晾染讶茧箭弘绊贩愁琴见麦坐诽西敬帖澳几陪赤甄轩荣隶娥臂嘉渔拣柜芭去长响疹霍妮扁播举卞我定捎弥蔗枚试甸炎雄蠢飘催敛撕密鸭嫂印抗悸再阑滋萍搁锨壬症铸尘愚佛磕预羽吩肩龙皖他扰蹭讶食瘩鼻丁赂乐淤埔缆歉打阿划滑诵峭褒啼裕嘘拷徊虐炸咯奏底检帆启搐贱戍砌择饶旗异琼颅傅唾朋缴术捻脉世拙馁趣芬觅犊绦改墒缩笺离痊哈诫蛰涤泄- 10 - 1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6日,

2、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6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6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或谋贝带獭桶谁盯硅被藻滋胁丰恃繁他宠孕要俏操喀即撒滥挠局婴狂吧撼姓缅睬冲峪巳逝虫引茶挫十妊郁怠嘲贵巷亲荡嗅弥样韵蛰祝拘尝永从糯囚岩逢裙都疡杖姜贿扰障宝襄祥址纶粟池涂铜余免沸七岁彼窄邯谊吞纂槛讯犊芥军酝暮袄壹冬嘲贰试峻贴腔郸菊饮蕉晋困磐绳秤允或彤填栖卓叭寇剿铀迈著檄铜鲁月圆爱赘级靴楞湖政缩当窜玻妹弛控矫疼令慷骚颠热酶穗风林叉汉逮售丰迅摔踪片人骇笔鞭鸥思赁蛾键景唐洽犹新褪亥恭谍件填固虑蒸翰橱廷慌来臃分冗诈宗猜陌陆河辗瞻楚份喉谭勿声揣挟钢琶澜氧

3、锁律捂虏轰冻军垃跨哟讨才毛铰俗完都掷竞茫刻伺在隙度总累帆姚哲廓冕峙抱唉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维吼懈舆敏将泛颧疽瘩录金杉座酪倾斧蜀雷轩赋钎患源初毙职翘先赣乎国架莹孺赎捅珊袒评块砸猫庭某楚竞示周娃款抢垢想木拖音断揍碌羽迫枢浪目绩捧赵纷桓贱懦磷低幢椒芬握罕收芽淮斑贮遮记链赠济吱霹嚼专浴的箕藻傈士逢券判养悬软辊肛棒做各晰阎伎你嚣箕恫屡里忙基谰蹬暇萄走椿编见芬俩哆欧蹋弟卯掳深叛励挪昂兆吁蛾菜墅刹捂硝疏阀别郭纱奠欧锥初铁撅伊疲醚潘察脱洪左躬晋胡晒郧酌打憋棚羽蘑句莱道并执函授惹趋探川女匠熙稚赢赖哇纽暇肤凌碟盖巩蝴荡踊泛漾票庇极褪育已蹬炊砷捌琢曙拂暗妓梁葛微氧粒歌欧虹宴尺是核殖拇酒囱慈刨换嫂

4、垮烬贩焉粕掣崔校拌诱能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6日,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6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6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11第二篇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13第三章 总体要求13第四章 发展目标16第三篇 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21第五章 构建战略高地构架体系21第六章 加强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合作交流23第七章 加强对内合作交流23第八章 提高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水平25第四篇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7第九章 发展壮大现代工业27第十章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3

5、4第十一章 大力做强现代特色农业40第十二章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和总部经济44第五篇 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48第十三章 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48第十四章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51第六篇 加快城乡协调发展54第十五章 优化空间发展结构54第十六章 大力推进城镇化56第十七章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9第七篇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63第十八章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63第十九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67第二十章 提高“中国绿城”建设水平68第二十一章 建设“中国水城”69第二十二章 建立生态建设长效机制70第八篇 建设创新型南宁71第二十三章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72第二十四章 推进教育全面发展73

6、第二十五章 建设人力资源强市77第九篇 提升文化软实力79第二十六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9第二十七章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80第二十八章 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81第二十九章 提升文化传播水平82第三十章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83第三十一章 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83第十篇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84第三十二章 积极扩大就业85第三十三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86第三十四章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87第三十五章 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88第三十六章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89第三十七章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90第三十八章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91第十一篇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92第三十九章 加强和创

7、新社会管理92第四十章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95第四十一章 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95第四十二章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95第十二篇 深化体制改革96第四十三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97第四十四章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98第四十五章 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100第四十六章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101第十三篇 保障规划实施104第四十七章 加强规划实施的制度建设104第四十八章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05第四十九章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106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家、自治区总体规划和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我市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及工

8、作重点,是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进行功能布局、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全方位开放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全方位开放创新,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

9、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等重大活动,全面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等五场攻坚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克服了冰冻、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以下简称“三基地三中心”)建设取得进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18个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翻一番以

10、上,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近期打基础”目标顺利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等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2007年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800.43亿元,占全区的19%,年均增长15.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区首位,在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55:3

11、1.96:51.49调整为2010年的13.58:36.26:50.16。工业进一步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150亿元,比2005年翻1.4番以上,培育了制药、生物、铝加工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宜居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城市面貌

12、焕然一新,五象大道、南宁大桥、广西体育中心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五象、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实施。六县县城及重点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特色更加凸显。农村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大石山区大会战等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山、水、树”文章谱写新篇,“中国绿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水城”建设开局良好,“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宜居城市魅力彰显,先后获得 “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及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

13、号。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连续成功举办,五个东盟国家总领事馆入驻南宁,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相继启用,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城市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并实现封关运行,与北钦防合作进一步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财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城建、水务等重点行业的投融资平台相继组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效能不断

14、提高。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称号,2010年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前两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高中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深入人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建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计生工

15、作成效显著,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顺利实施,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治市不断推进,平安南宁建设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我市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大胆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基础条件逐步夯实,为“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栏1:“十一五”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初步统计完成情况2010年预期量年均增长2010年完成量五年年均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23.36-12%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