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716990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好动脑筋的小明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

2、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质量有关吗?C.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关吗?D.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温度有关吗?3.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 ) A.1hB.5minC.50sD.10s4.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

3、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 )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5.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6.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会采用很多研究方法在探究“空气能传声”时,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根据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通过实验

4、加推理的方法得到“真空不能传声”的探究结论研究以下物理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相同的是 A.用磁感线描述磁场B.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关系C.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通过实验与事实,进一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7.下列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A.B.C.D.8.初中物理学习中会用到很多研究方法,下列属于同种方法的是()(1)研究电流时与水流对比;(2)将开瓶器抽象成杠杆研究;(3)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4)卢瑟福建立原子的结构;(5)测100张纸的厚度进

5、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 A.(1)(2)B.(3)(5)C.(2)(4)D.(1)(4)二、填空题 9. 每一次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人造卫星(填物理学家的名字) 1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是_11.大自然神奇无限,探索之路充满艰辛,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学习科学家的_和实事求是,勇于质疑,孜孜不倦,严谨认真以及善于_的科学精神 三、解答题 12.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

6、物理探究实验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_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法_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_不变 1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

7、化的情况(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 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 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

8、:由题意可知,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仅是该同学的猜想假设,下一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所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故A正确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结合题意可做出判断2.【答案】C 【解析】 :此题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吗?”故选C【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提出

9、问题3.【答案】D 【解析】由v=得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 ;故选D。4.【答案】A 【解析】 由于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 , 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 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所以只能验证猜想1。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分析实验的能力,这类题目也是中考考查的一种新题型,需要掌握。5.【答案】B 【解析】 如果实验结束后发现与结论不符,此时应该小组内探讨分析原因;查阅资料,了解结论条件;然后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不能

10、够轻易放弃,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的精神;故选B【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科学探究需要有以下精神: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工作、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等此题结合实验实例,让我们养成科学探究、不要轻言放弃的物理学习精神6.【答案】D 【解析】 :A、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了描述磁场的分布,物理学上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是假想的,不是真实存在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该选项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B、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该选项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C、动能与质量

11、和速度有关,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该选项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等人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得出的,采用的是实验+推理的方法,故该选项采用的方法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用抽气机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随着抽气,声音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该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过进一步推得出的,不是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采用了实验+推理的方法7.【答案】D 【解析】【分析】首先要弄清,这四组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然后再找出目的相同的是哪几组【解答】的实验中,多次测量都是围绕同一个

12、值在测量,是为了使测量结果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使实验结果更具准确性;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得多组结果,最后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因此的目的相同,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同时还要对各实验有所了解,综合性较强8.【答案】C 【解析】【解答】(1)研究电流时与水流对比,采用的是类比法;(2)将开瓶器抽象成杠杆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3)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4)卢瑟福建立原子的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5)测100张纸的厚度进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的是累积法故选C【分析】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二、填空题9.【答案】牛顿 【解析】【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而引发思考,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故答案为:牛顿【分析】根据对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熟练掌握物理学常识即可正确解题,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史的学习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通过弹簧的伸长大小得到力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B、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