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7163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1、自交不亲和:是指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 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2、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遗传背景、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许多品种。3、种质资源: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4、育种目标: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即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 件下,对计划要选育出的品种应具有哪些优良性状以及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 上的具体指标。5、稳产:优良品种在推广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间产量变化幅度较小,在环 境多变的条件下能够保持均衡的增产作用。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 ),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

2、的效 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7、引种: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 料。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通过 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8、选择育种: 是指对现有品种群体中出现的自然变异通过性状鉴定、选择, 再经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9、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过 程10、间接鉴定: 根据性状间的相关变异的原理,借助于与目标性状有高度相关 的性状的表现来对目标性

3、状进行的鉴定称为间接鉴定。11、直接鉴定: 根据性状的直接表现对其进行鉴定的方法称为直接鉴定。12、田间鉴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对有关性状进行的鉴定称为田间鉴定。13、室内鉴定: 品质等生理生化性状则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于某些实验 仪器设备才能进行鉴定。14、自然鉴定:(当被鉴定的性状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充分地表现时)在田 间自然条件下对其进行的鉴定,这就称为自然鉴定。15、诱发鉴定:在人工诱发条件下所进行的鉴定称为诱发鉴定。16、杂交育种:不同品种之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 纯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17、组合育种:是将分属于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分离和重新组合,形

4、成各种不同的基因型,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其遗传 机理主要是基因的重组和互作。18、超亲育种:将分散在不同亲本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积累于一个 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其遗传机理在于基因的累加与互 作。19、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品种与其它一系列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 F1) 在某个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称为这一亲本品种在该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20、核心亲本: 指综合性状优良、一般配合力高、在育种工作中使用频率高、 以它们为亲本容易培育出新品种的种质材料。21、杂交方式:是指在一个杂交组合里要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杂交的先后 次序。22、外照射:指被照射的种

5、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如钴源、X射线源和中子源等。23、内照射:将辐射源引人生物体组织和细胞内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24、远缘杂交:通常将植物分类学上不同种(species)、属(genus)或亲缘关 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远缘杂交( wide cross 或 distant hybridization),所产生的杂交种称远缘杂种。25、异附加系:是指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 染色体,从然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26、异替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 体所取代而成为一新类型。27、异位系:是指某物种的一

6、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交 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外而产生的新类型。28、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抱子体(n)。29、杂种优势: 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一般是指遗传性状不同的亲本杂 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超 过其双亲的现象。30、中亲优势:是指杂交种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P1和P2)同一性状 平均值差数除以双亲平均值。31、超亲优势:指杂交种F1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HP)的同一性 状平均值差数除以高亲平均值。32、超标优势:指杂交种F1的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CK)同一 性状的平均值差数除以C

7、K平均值,也称为竞争优势。33、杂种优势指数: 是指杂交种 F1 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 值的比值。34、自交系:是经过多年多代的连续人工强迫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 纯合、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35、配合力: 是指一个亲本与另一个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 其它性状表现的水平。36、特殊配合力:是某特定的组合 F1 的某一性状数值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数 值的偏差。37、雄性不育:是指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性配子而失去生殖功能的特性。38、高不育系:是指有少量自交结实的不育系,这种自交结实的种子能够使高 不育特性得以遗传。39、田间试验设计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地的具

8、体情况,将各试验小区在 试验地上作最合理的设置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40、重复:重复是指试验中将同一试验处理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单位 上。41、随机排列:随机排列是指试验中的每一处理都有同等机会设置在一个重复 中的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42、局部控制:在小环境或小组内使非处理因素尽可能一致,实现试验条件的 局部一致性,这就是局部控制。43、边际效应:指小区两边或两端植株的生长环境与小区中间植株的生长环境 不一致而表现出差异;44、生长竞争:指当相邻小区种植不同作物或相邻小区进行不同肥料等处理 时,由于株高、分枝分蘖力或生长期的不同,小区边际通常有一行或多行受到 影响。45、区域试验:由

9、品种审定机构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的范围内按不同生态区域统 一布置的、以鉴定作物新品种使用价值和适应区域范围的一种多点试验。46、品种适应性: 作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和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应度。 二、品种稳定性:生物体能自身调节表现型的状态,以适应于变动的环境,使 其生长发育,并保持主要性状相对稳定的能力。48、作物细胞工程:以作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它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in vitro )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 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产生某种物质的过程。21、胚胎培养 是指使胚及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在离体无菌培养条件下 简答题:1、简述天然异交率

10、的测定过程。 答:在作遗传试验确定自然异交率时,应选用遗传简单的、由单基因控制的性 状作为标志性状。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一般作法为:选具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显性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 本。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种 子,统计 F1 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000000000000001000000001父11母本间行种植围绕式种11植父本0母本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个体数/Fl总个体数X100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答:一、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二、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三、明确具

11、体,性状指标落实四、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3、简述“纯系学说”的主要内容。答:1.在自花授粉植物的自然品种群体内,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若干个纯 系,表明原始群体是由若干种纯系组成的混合群体,这种基于种群本身的分 化,对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2. 在同一纯系内继续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因为同一纯系群体内各个体的基因型 都是纯合的而且是相同的,在同一纯系内,不同的性状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影 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但这些变异只影响个体的体细胞,而不影响生殖细 胞,即这些变异性是不能遗传的,因而对其进行选择是无效的。22、纯系学说还强调了通过后代鉴定来判断所得到的变异是否属于遗传,这一 结论对

12、作物的选择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作物品种群体的自然变异和纯系学说。纯系是自花授粉作物一个纯合体自交生产的后代,即同一基因型组成的群 体。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把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 遗传变异,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后代坚定选择可遗传的变异。作物群体自然变异的原因:( 1)自然变异引起基因重组;( 2)自然变 异;(3)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5、简述杂交育种的原理1 、 基 因 重 组 , 综 合 双 亲 优 良 性 状2 、 基 因 互 作 产 生 新 的 性 状3、基因累积产生超亲性状6、简述选配亲本的一般原

13、则(一)杂交的亲本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无突出的缺点,而且在主要性状上优 缺点应尽可能达到互补,并且主要性状突出。1.亲本优点多;2.目标性状突出;3.缺点少而且易克服;4.亲本间优缺点互 补。 其中重点是优缺点互补。其基本遗传理论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二)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三)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 材料相互杂交(四)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7. 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程序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杂种后代处理的方法有: (一)系谱法:从杂种的第一次分离时代(单交F2,复交Fl )开始,进而进行连续性的单株选择,直

14、到选得优良而又整 齐一致的系统,进入产量比较试验。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一-点播,组合编号,淘汰不好组合,去除假杂 种、杂株、劣株;分组混合收获、脱粒一-按组合点播品,选优良单株,分株 收获和脱粒f F2中选择单株点播种或株行;选出优良系统再从中选择优良单 株,分株收获和脱粒一一按系统把中选单株播成系统,选优良单株,分株收获 脱粒,少量稳定品系进行产量试验一-边实验边选择一-稳定品系、进行生产 试验、繁殖种子、示范推广。优点:(1)能较早集中精力于优良株系,可及时组织试验、示范、繁殖;(2)系统间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便于查源,便于研究。缺点:(1)中选率低,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易丢失;(2)工作

15、繁重。(二)混合法:程序:亲本选配、配置组合一-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一- F1F2 f F3 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脱粒 F5入选单株、种成株行 产量 试验,繁种。优点:(1)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单;(2)与系谱法比,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 缺点:(1)可能丢失早熟、耐肥、矮杆等类型;(2)单株难选,因对单株的上下代历史关系不清楚,不能进行比较,优 良类型 不易确定,评定取舍较难;(3)选育年限较长。9、衍生系统的工作要点 衍生系统法的工作要点是: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分离世代进行一次选株, 以后世代则混播该单株的衍生系统即单株的混合群体而不加以选株,对衍生系 统进行测产作为评定优劣的参考,根据综合性状和测产的结果淘汰不良系统, 并逐代明确优良的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