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71605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全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授课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 能在 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级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习惯和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二、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取

3、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课堂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

4、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7、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8、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教育。 四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进度计划(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综合实践周次月日及月日教学内容节次12.28-3.4怎 样 进 行 观 察123.7-3.11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133.14-3.18和爸爸妈妈交

5、朋友143.21 -3.25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1)153.28-4.1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2)164.4-4.8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3)174.11-4.15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4)184.18-4.22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1)194.25-4.29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2)1105.3-5.6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3)1115.9-5.13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4)1125.16-5.20身边浪费现象的研究1135.23-5.27神医大会诊1145.30-6.3春节和圣诞节1156.6-6.10走进田园1166.13-6.17今天我当家1第一课:怎 样 进 行 观 察(共1课时)一、教学目标1、

6、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3、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三、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3、制作观察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xx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

7、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二)研究讨论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

8、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固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1)观察要有序;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2)观察要有目的;(3)观察要进行比较;(4)观察要启发想象。(三)实践操作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

9、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附:(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四)课堂总结与延伸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五)作业: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第二课: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共1课时)教学设想: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生活。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也渐渐崭露头角。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让儿童进步了解华夏民

10、族的灿烂文化。本堂课开展了以“绝句”为突破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4 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准备: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二 活动激趣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

11、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四 全班交流讨论 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师:现在我这位馆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 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招聘。(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

12、招聘)五 活动小结今天各组的表现不错,下面我宣布优秀解说员的名单,那谁又是本次迎聘的“唐诗小博士”呢? 那就是。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化乳汁。六 活动拓展师: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七 教师推荐网址唐诗概况:http:/ http:/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懂得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3、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成果喜悦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 4、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

13、趣。 认知目标: 1、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懂得如何为父母建立档案卡。 2、懂的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习、生活等方面) 能力目标: 1、培养采访、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一)了解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制作档案卡。1、说说我的爸爸妈妈,测试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2、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3、为父母制作个人档案卡。(二)感受爸爸妈妈对我的爱。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父母的关爱为内容的歌曲、歌谣和诗歌进行交流、展示。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

14、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的点点滴滴。3、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策划剧本,组织编排片段表演、小品。通过片断表演和小品表演展示日常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几个片断。4、 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与爸爸妈妈合作交流,为他们分忧。1、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制定“爱心回报”计划书或建议书:在日常生活中,与爸爸妈妈一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遇到困难与爸爸妈妈商量解决。2、 师生商议组织一次“大闯关”活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商议、协作、交流,解决问题获取胜利。(四)与爸爸、妈妈打交道。1、 就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交流。2、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与人交流、打交道(特别是父母、长辈)的资料、信息,设计制作成小报进行交流。3、 以“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