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71587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春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物的进化第一课 生命的历程1.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来的)。2.( 化石 )可成为人类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3.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答: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化石。4.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从化石中发现:5亿多年前只有(海洋)生物,4.08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3.60亿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中只有(两栖)动物,1.44亿年前出现了(哺乳)动物。5. 18世纪法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认为,

2、生物的种是不变的。18世纪法国博物(拉马克)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6.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他的观点得到全世界的赞同。7.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为什么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答:远古生物的身体形成化石是非常偶然的事情,发现这些化石也是一件偶然并辛苦的工作。所以化石为我们提供远古生物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第二课 物竞天择1.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灭绝了,又不断有(新的生物)出现。2.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万年前。3.大自然中生存着各种动物,谁能(适应)大自然,谁就赢得了(生存)的权

3、利。大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第三课 人类的起源1.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人有很多相似的的地方,因此称它们为(类人猿)。2.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化石,计算出脑容量为450530ml,能直立行走,但不会(用火)。3.在我国陕西蓝田公主岭,发现了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其脑容量为780毫升,能制造(石器)。4. 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发现了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完整头盖骨,其脑容量为1088毫升,能制造(石器)和(骨器),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人工取火)。第四课 动物的训化1.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2.

4、人类起初只留下捕猎剩余的动物以备(食物不足)时宰杀,后来人类逐渐发现留下来的的母兽所产的仔兽长大后(比较容易与人相处),然后才正式开始驯养野兽。3.人类驯养更多的动物,是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4.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二单元 水环境第1课 小河的“哭诉”1.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第2课 污染来自哪里1.水体污染通常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来自生

5、活方面的水体污染物质有(清洁剂)、(粪便)、(生活垃圾)等。第3课 清洁剂的“威力”1. 据了解,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地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害健康。2.日本1950年的水俣湾污染灾难,是因为一家工厂将一种含(汞)的废料排放到海洋里引起的。3、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1)水域污染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2)水污染还

6、造成了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3)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给海洋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第4课 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1.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沉淀)、(过滤)和生化处理等过程。2.沉淀和过滤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他措施去除。3人们在进行污水治理的同时,还必须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大家都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4.人类对地球生命共有的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生态坏境的(破坏)和(污染)上。5.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发起和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6.1972年6月5日,

7、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并把这一天定位(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成为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7.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 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共识。8.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9.中国环保标志中的绿色橄榄枝,即代表(和平)、(安宁),有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第三单元 宇宙探索 第一课 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2.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的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表面温

8、度约为(6000)摄氏度。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3.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4.在做观察太阳的实验时,千万不要用眼睛(直接去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5.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行)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6.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7.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家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8.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

9、道的(巨大光环)。光环主要是由一些(冰)、(尘埃)和(石块)混合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9.彗星在靠近太阳会出现长长的(彗尾)。10.流星是太空中的(尘埃)和(固体块)。当流星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11.(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它的一天比一年(长),金星与太阳系其他成员自转的方向(相反)。12.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把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星)。第二课 浩瀚宇宙1.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朦胧的光带横贯天空,这就是(银河)。2.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3.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

10、年)所走的距离。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人类所观察的宇宙深度已达到(150亿)光年。真空中光速约是(300000千米/秒)。4.(总星系)是是现在人类已观察到的宇宙部分。5.河南的(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6.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第一家(天文望远镜),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新时代。第三课 灿烂星空1.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化成(88)个星座,星座名称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2.在我国广大地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常年可见的,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由七颗星组成

11、一个(勺形),从星座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通过北斗七星很容易找到(北极星)。3. 在星座图形上,北极星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4.以观察天象有规律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就叫做(观象授时)。5.不管什么季节,(北极星)总出现在地球的正北方天空,因此,它成了夜行者的指路明灯。第四课 宇宙畅想曲1.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为(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2.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各是什么?答:“绕”:在2007年发射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落”

12、:在2010年之前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回”:在2020年之前登月机器人在采集月球表面的一些样本后返回地球。3.人类开发月球的原因是什么?答:(1)月球矿产资源丰富。(2)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3)月球表面特殊的空间环境是建立天文观测站、研究基地和言之特殊生物制品、特殊材料的理想场所。(4)月球也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4.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探寻外星生物一直采用的三种方法是什么?答:(1)广泛接收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2)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3)发射探测器。第四单元 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学习的方法是:(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大胆的猜想,合理的假设)、(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实验、调查、搜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做出科学结论)。2.科学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五个环节:(研究的问题)、(我的假设)、(研究方法)、(材料准备)、(研究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