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1580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 -与朱元思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 与朱元思书语文 与朱元思书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此,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表达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 二、构造内容文章很短,可以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第1段交代乘船游览富春江的季节、天气情况、行船方式,点出从富阳到桐庐沿途的风光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出下文分别就“奇山异水”的详细描绘。第二局部第2段至

2、第3段详细描绘“奇山异水”,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三、.写作特点1突出景物特征:作者在本文中所写的山,是富春江两岸的山;所写的水,是富春江的水。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征,因此不能移置他处。2视觉与听觉、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的巧妙结合,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3作者轻淡而使人不觉地渲染上感情色彩,使全幅画洋溢着诗情。四、关于课堂开展关联作文训练的教学建议教学效率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练习关联作文,正是一条有利途径,特别是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最终进步多种语文才能。与朱元思书一般安排一课时。假如从“自读提示”到疏通字词,最后完成练习,按

3、部就班,效果很一般。假设引进关联作文,教学过程就可按以下步骤展开:1.提要求:回忆书信格式,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穿越光阴隧道,给吴均先生写封信,谈谈对本文的评价。2.助分析p :评:/论文章优缺点。细读课文,找出优缺点自由发言。优点:多用对偶,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用词精练,短短一百多字写尽两岸风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景;写景状物善用动静结合;总分构造一目了然,层次感强;写景不忘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景状物抓住特征;语言朴素简洁,通俗易懂。缺点:“从流飘荡”,该是从上游到下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根据“总提分承”,该先写山,后写水。3.注意点:由优点写到缺点;写缺点时

4、语气委婉生试说,修改;全文语言得体,注意礼貌、客气。此过程始终表达“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练习主线”的原那么。学生情绪一直保持亢奋,书信写完,还意犹未尽。在不知不觉中教学目的已经达成字词句疏通、体会艺术特色、复习书信知识。因此,这个教学过程到达了高效轻负的效果,而且学生印象深入。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例如1一、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印发论骈文之所长或其他介绍骈文的资料 。二、引入课文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

5、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三阅读分析p .明确读音和句读欣赏: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导引:理解学生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 学生假设不提出,可提醒: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板书备用 朗读:学生全文朗读。注意其生字新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强调:向上的那种“劲”。2.【关键词】:p 语释义并译句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导

6、引:对照注释,是否都能解释?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 讨论:在学生发问时,视情况作分别处理: 一般词语可互答解决; 涉及以下板书中的重点词句,板书待用,同时仍然互答解决; 学生无人发言时:指定以下板书中的【关键词】:p ,点名答复。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听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7、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3.理清课文构造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风光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程度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好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风光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请23个学生程度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p

8、句,老师注意肯定、补充 小结。老师在学生答复根底上,利用板书明确: 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4.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入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答复,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答复人数不少于5人。适当板书待用 小结.引导学生回忆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亟思发奋有为,但终未显达,因此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5.体会.写作特色 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提问:读到如今,你觉得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放开答复。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提示:下发“补充阅读材料3”,要求课后自己阅读论骈文之所长一文。语文教案与朱元思书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