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1499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 论一、单项选择题15;CDDBC;610:BDDAA二、多项选择题 15; BC;BD;ABCD;ABDE;ABDE;三、辨析题1政治经济学是既研究经济又研究政治的学科。答: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时,它主要是想说明政治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古希腊社会色诺芬的经济学是研究家庭管理问题的学问,而是研究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内经济问题现象的意思,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现代经济科学的学科,它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条分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学说,目的是揭

2、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相对应的什么生产关系,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水平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导致生产力被破坏或暂时的倒退。变革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四、回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理论贡献? 答(1)研究对象:指出是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

3、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关系产生、发展及其历史趋势的科学。(2)理论贡献:a.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b.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c.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学说。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答: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存在对立阶级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所以,只有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才能达

4、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阶级社会中,不是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科学性,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阶级性的影响。因为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人们对社会经济认识的深刻程度不同,因而代表各自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就有无科学性和科学程度的高低不同。只有能够反映经济关系的本质,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才具有科学性。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阶级性和科学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学说。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一、单项选择题 15;CCDCC;610:DABAD二、多项选择题 15;ABCD;ADE;ACD;ABD ;BCDE;三、辨析题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一切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都是商

5、品。错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或者说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为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商品的价值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劳动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商品,才具有价值。所以,不能因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就认为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都是商品。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不正确。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价值量。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动,一定时间内生产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相同的价值量被

6、分配在较多的使用价值上;而劳动生产率降低时,相同的价值量被分配在较少的使用价值上,从而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向关系变动。3、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商品价值变化的反映。不一定。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商品价值量/单位货币的价值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自身的价值量成正向关系;与货币商品的价值量成反向关系。当商品的价值量与货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的变化时,商品的价格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在市场中商品价格的变化还要受到其他因素,尤其是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价值,还有其它因素。

7、四、论述题1.如何认识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但从另一方面看,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目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劳动两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

8、论基础;(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答:(1)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使其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成为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可以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可以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进生产者之间的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联系实际:社会主义企业是商品生

9、产者,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只有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才能获得更多的盈利;才能提高价值能力。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关系? 答:1、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2、二者的区别在于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并且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二者又是互相联系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2、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

10、的成熟程度。五、材料题(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工人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劳动力的价值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劳动者用于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的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尽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工资,工人替资本家劳动,表面上看好像工资是劳动的价值。但在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的贫困足以说明,资本主义工资只不过是为了维持较低限度的生活,以不断地替资本家再生产出劳动力。(2)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资金的来源可以看出,所有的福利资金都是来源于工人创造的价值,是工人的必要劳动中扣除的一部分而已。保险费是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的,业主所交的费是资本家对工人必要劳动的扣除,政府的税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扬的福利,既不是出自资本家个人,也不是出自资产阶级国家。它唯一的来源,就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所谓的福利不过是资本应付给工人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