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71215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5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青铜大立人像及身份之谜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探讨揭开这些历史谜团对于认识中华文明源流的意义探究三星堆文化之谜和三星堆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深入领会历史的特点和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逐步培养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金杖之谜、青铜树之谜情境再现历史比较三星堆“祭祀坑”之谜祭祀坑之谜问题探究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海贝和铜贝是当时的货币;海贝到达三星堆祭祀坑之谜情境再现历

2、史比较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青铜树之谜;祭祀坑。难点了解三星堆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三星堆“祭祀坑”之谜;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尽管研究者甚多,著述较多,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仍如同千古之谜,尚待人们去上下求索,破译及获取其中宝贵的信息。本节课介绍的三星堆之谜只是众多谜团的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这些未解之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教师根据

3、学生的喜好适当补充些文字资料和图片,增加学生对三星堆文化的感性了解,为全面认识三星堆文化奠定基础。本课的引言是摘自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关于三星堆文化目前仍然有些重要问题需要历史学家们解释,共有七大未解之谜:(1)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可能来源于溯江而上的某种古代地区性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一般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2)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

4、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3)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4)三星堆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5)三星堆古蜀国如何消亡?一般认为,三星堆古蜀国有一个发展壮大,由盛转衰的过程,立国时间在千年以上,与传说中的几代蜀王均有关系。灭国时代大约在商末周初,灭国的原因为政权的更替。以后,蜀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成都及附近

5、地区。(6)三星堆祭祀坑的性质和年代?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7)三星堆金杖之谜何在?一般认为金杖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标志,即王杖、权杖,是王权的象征。金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法杖,是神权的象征。还有人认为金杖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是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金杖的来源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更是三星堆的一个千古之谜。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哪一个谜最感兴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新课学习。第一目“三星堆群像之谜”三星堆遗址出土大批造型奇异的青铜雕塑品,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罕见之

6、物。教材首先介绍了这些雕塑品的概况,随后重点介绍了这些雕塑品的典型代表青铜大立人像,接着重点讲述了对青铜大立人像身份的种种猜测。(1)三星堆群像的大量出现三星堆的青铜雕塑群,在我国同时代及其前后时期的文物群体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两大祭祀坑共出土了82尊各种青铜立人像、人头像和人面像。建议在讲述本目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回忆本单元第一课的相关内容,同时展示一些有关三星堆青铜雕塑品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中认识到这些面像神态各异,有的表情温和,朝气蓬勃;有的严肃威武,虎虎有生气。而且这些人像大多都带有不同的面具,服饰也不同,告诉学生目前人们对他们的身份、民族,产生了众多的猜测和遐想。(2)群像的典

7、型代表青铜大立人像在所有的群像中争议最多的是最高的青铜大立人像。建议教师展示此像的图片,做简单介绍,然后要求学生展开遐想,猜测此像的身份。这座青铜大立人像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通高达2.62米,其中底座高0.9米,人像高1.72米。它头戴莲花高冠,身披法带,穿左衽燕尾长袍,袍上绣有龙的图案,威风凜凜,双手夸张地握成圆环,赤脚立于方座之上。它比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秦始皇灭六国后铸十二金人早近1 000年,比西方赫赫有名的德尔菲御者铜像、宙斯铜像早700年以上,被称为“铜像之王”。目前大立人像陈列在三星堆的博物馆内,挺立高台,缄默无语,眼空无物。那么它到底是谁呢?(3)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有关青铜大立

8、人像的身份的情况,目前史学界知之甚少,只能大致推测。有人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有人认为是神权中的大巫师;更多的人认为是国王兼大巫师(群巫之长)一类人物,同时也是神,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作为神,他在神庙或祖庙中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香火奉祀。作为群巫之长,他率领巫师演阵做法、弄鬼装神。作为一国之王,他在指谈国事、发布政令。其他的青铜人像、人头像或人面像,被学者们解释为一个“群巫集团”,他们也是四川三星堆文化时代各族首领和巫祝的代表形象,来到三星堆祭祀点参加祭拜。这种解释是否合理,有待将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作进一步考证。建议教师在讲述本

9、段内容时,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他们对青铜大立人像身份的种种猜测,展开讨论,然后教师把目前史学界的观点阐述一二。第二目“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和青铜树是中外考古学界非常关注的两件文物。本目主要介绍了这两件文物情况以及目前史学界对这两件文物的象征的种种猜测。通过本目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辨析思考的能力。(1)金杖之谜金杖与青铜雕像,也许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稀世珍宝了。正因为这样,专家们意见最多,争议也最大。有的学者认为金杖是一种外来文化,源自西亚或埃及,由遥远的西亚北非传来,但大部分学者否定这种推测,认为杖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学者认为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首领就有用

10、杖的习惯。在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仪仗玉质附件出土。蜀山氏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从金杖上的图案来看,鱼鸟象征吉祥,箭翎则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因此,一般认为,金杖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标志,即王杖、权杖,是王权的象征。金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法杖,是神权的象征。金杖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是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2)青铜树之谜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堪称世界上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据称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树”。在我国古籍中,神树通常都被描述为日月出没的场所和沟通宇宙

11、的象征,比如东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便是古代传说中的三棵著名神树。三星堆青铜神树显然是一棵具有复合特征的通天神树,它不仅是神话传说中扶桑与若木的象征,而且也是天地之中建木的生动写照。它以神奇的想像力和高超的青铜工艺与造型艺术,生动地表达了古代蜀人的通天观念,赋予了人神交往的象征含义。并将通天神树和太阳神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他地区同时期的考古材料中,迄今尚未发现有类似的青铜神树。青铜树在三星堆出土有三株,两大一小。大的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扶桑神树”的写照。繁茂的树枝、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后常会引

12、起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采用极其高超的青铜工艺和造型艺术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像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学术界有种种解释。有人认为是一种图腾树,上面装饰的龙、鸟都是氏族的标志,鸟与蜀族有极大的关系,几代蜀王均以鸟为名,遗址出土了各种质地的鸟类造型数以百计,种类繁多;还有人认为是一棵擎天树,暗示着上天的天梯,是古人心中的“登天之梯”,天地因之不绝,人神由此沟通;认为是中国的“宇宙树”伟大的实物标本,是反映古代中国人宇宙观的一种实体模式,就是三海经上所描述的一种神圣的“建木”。总之,青铜树充满了神秘色彩,是棵“神树”,是用来敬天神、求吉祥的树,也是权力的象征。树上有茂盛的枝、叶、花卉,象征权

13、力的繁盛无所不包,上面的飞禽走兽,是神化的动物,是一种神权的表示。因此,我们也把青铜树称之为“青铜神树”。讲述本目时,建议教师预先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有关三星堆金杖和青铜树的资料,做好笔记,注明对哪些问题最感好奇。上课时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言,发表各自的观点,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或者老师也可设计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杖?三星堆的金杖能证明什么问题?二是青铜神树究竟做什么用?然后由学生预先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讨论。第三目“三星堆祭祀坑之谜”1986年夏天,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三星堆相继出土了两个相距一百多年的商代土坑。坑口都朝向西北,坑内堆放着大量动物骨渣、象牙以及带有火

14、燎痕迹、并被有意打断的宝石礼器、青铜人像、纯金面罩、青铜树等文物,杂而有序。成百上千件文物的出现让国人震惊,也让世界惊叹。那么这两个坑究竟是作什么用途,引出专家许多设想。建议教师在讲述本目的时候,要求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因为在前面的教材中已经有较多的篇幅介绍三星堆的祭祀坑。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问几个问题:(1)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2)两个祭祀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适当补充资料,介绍一些最近的史学界的观点。第四目“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海贝,将近5 000枚,大多装在两个祭祀坑的铜尊中。经鉴定有货贝、虎斑纹贝、环纹货贝

15、等。还有仿海贝而用铜制作的铜贝。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海贝是怎样到达三星堆的,以及这些海贝和铜贝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1)海贝和铜贝是当时的货币按一般的解释,海贝是最早的商品流通的媒介货币。这种贝类货币在我国和外国的上古时期都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是金属制币。我国最早是东周以来的布币和刀币等,还有蚁鼻钱,圜钱,然后是秦汉以后流行了差不多2 000年的方孔圆钱,最后才是今天广为流行的纸币。海贝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代的遗址墓葬中都有大量发现,但铜贝很少见,除三星堆外,河南商墓及其他地方也出土过极少量铜贝。他们是否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金属货币,尚待研究。(2)海贝到达三星堆祭祀坑之谜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海贝是不是本地的产物呢?答案是否定的。专家们认为这些海贝是产自中国南部海域和印度洋的。那么他们又是怎样来到三星堆祭祀坑的呢?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古代三星堆人与周边地区贸易得来的。首先是当时夏商王朝控制的中原地区,这是古代四川便于联系的地区。三星堆先民通过长江水路与中原、东南沿海贸易。其次,他们还在和四川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和西藏地区交往,然后通过云南大理等地到缅甸的沿海,间接和印度半岛、西亚、欧洲贸易。这样太平洋地区的海贝也就传到三星堆了。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研究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