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71201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河北邢台二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10 木兰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新词,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预习自测】1、题解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

2、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3、自学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和词,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合作探究】4、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讲了 的故事。5、交流研讨:找10名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师生纠正读法上的错误,其他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练习背诵。6、专项训练:学生齐读诗歌,能背的要背。【解难答疑】7、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反馈拓展】8、下列句式有何特点(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 )【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3、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预习自测】(1)文学知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_编的_ 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鞍鞯(jin) 溅溅(jin) 啾啾(ji) B.红妆(zhun) 霍霍(hu) 可汗(hn)C.唧唧(j) 朔气(shu) 燕山(yn) D.胡骑(q) 金柝(tu) 赏赐(c)【合作探究】4.默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诗的内容。请把你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写

4、在下面。然后说说木兰的表现哪一个地方最能感动你,并说说感动你的理由。5.总结木兰的精神品质 【解难答疑】6.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结合我们刚才概括的每一节诗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详写:略写:【反馈拓展】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安

5、能辨我是雌雄? 【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云bn( ) pi头( ) 扑shu( ) 雄 c( ) 阿z( )2形似字注音组词拆( ) 柝( ) 析( ) 折( ) 戎( ) 戍( ) 戊( ) 戌( ) 【合作探究】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6、).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解难答疑】5填空。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反馈拓展】6、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