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0984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基本要求一、申请资料审查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和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1101号)等。二、申报要求1. 申报资料用A4纸制作(不限图纸),标注页码,并装订成册,同时申报两份材料,书背上需要注明企业名称。2. 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或者新增生产剂型的,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申请药品GMP认证。3. 药品生产企业应在药品GMP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4. 申请的认证范围涉及

2、以下情况的,应注明:(1)有激素类、抗肿瘤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特殊品种;(2)有中药前处理和提取工序。三、申请资料的基本内容(一) 企业的总体情况1.需提交的资料1.1 企业信息(1)企业联系方式,逐项列出下列内容:企业名称、注册地址、企业生产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传真、联系电话(包括应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4小时联系人、联系电话);(2)简述企业的历史沿革;多厂区分布情况(如有);厂区面积、建筑面积等情况。1.2 企业的药品生产情况(1)简述企业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活动,包括批准生产药品的类别、进口分包装情况、出口情况(包括出口证明办理情况)以及向国外递交申报材料及获得许

3、可的药品信息;(2)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涉及出口的需附上境外机构颁发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3)列出获得批准文号的所有品种名称、近三年的产量列表,注明常年生产品种、注明包含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有不同生产地址的分别列出;(4)如有处理高毒性、性激素类药物等高活性、高致敏性物料的操作,应对其涉及的相关品种、操作区域以及防止与普通物料污染和交叉污染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必要时在相关附件中予以标注。1.3 本次药品GMP认证申请的范围(1)列出本次申请药品GMP认证的生产线涉及的生产剂型、品种,并附相关产品的注册批准文件和质量标准的复印件;如果申请品种、剂型在厂区的有多个车间同时生产

4、情况,多个车间曾经获得不同的GMP证书,此次申请认证不覆盖所有的生产场地的,需要进行说明;如申请认证的剂型中,部分品种无法被列入本次认证申请的范围应说明理由,并列出相关品种名称;(2)最近一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生产线的GMP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缺陷及整改情况,并附相关的药品GMP证书复印件。如该生产线经过境外官方的药品GMP检查,一并提供其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日期、检查结果及缺陷项目(外文复印件及中文对照)、回复和整改情况。1.4 上次药品GMP认证以来的主要变更情况(1)简述上次认证检查后关键人员、设备设施、品种、生产工艺、主要物料及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变更情况;(2)主要变更

5、的注册或备案情况。(二)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1.需提交的资料1.1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1)简要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管理责任,包括高层管理者、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和质量保证部门的基本职责;(2)简要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目标、保证其顺利实施所配备的资源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如组织机构的设置、主要部门的职责、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以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全过程等的主要程序、质量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及持续改进过程的评估等。1.2 成品放行程序放行程序的总体描述,如成品批准放行的基本操作规程。相关转授权情况,提供转授权人资历列表和相关职责范围。1.3 供应商管理及

6、委托生产、委托检验的情况。(1)概述供应商管理的要求,以及在评估、考核中使用到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2)简述委托生产的情况(如有),并附相关批件的复印件;(3)简述委托检验的情况(如有),并附委托检验备案表的复印件。1.4质量风险管理措施(1)简述质量风险管理方针;(2)质量风险管理活动的范围和重点,以及在质量风险管理体系下进行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沟通和审核的过程;(3)需要列举一项按照级别分类的风险管理内容。(比如结合品种剂型特点的供应商审计管理内容。)1.5 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情况以及考察的重点内容。首次认证企业需描述建立相关的规程、方案等。(三)人员1.需提交的

7、资料1.1 组织机构图:质量保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图(包含高层管理者),以及质量保证、生产和质量控制部门各自的组织机构图。1.2企业关键人员(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的姓名、资历(包括学历、职称、从事制药行业工作的经历)。1.3 从事质量保证、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技术人员的数量,包括姓名、资历(包括学历、职称、从事制药行业工作的经历);单独的QC人员资历列表。1.4 专职负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如有)的资历。1.5 质量保证、生产、质量控制、贮存和发运等各部门的员工数。2、基本要求 人员中1.2项、1.3项的内容请以表格形式;1.5项请将数字列表

8、,并做圆饼图展示。(四) 厂房、设施和设备1需提交的资料1.1厂房(1)厂区总平面布局图、生产区域的平面布局图和流向图,标明比例。图上标注此次申请认证涉及生产车间、仓库区、质检楼、制水车间及辅助车间,企业有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车间是需要醒目标注;(2)认证车间概况。简要描述建筑物的建成和使用时间、类型(包括结构以及内外表面的材质等)、车间基本位置、场地的面积(包括各洁净区、合成区、中药前处理和提取等生产区域洁净级别和面积);并附认证车间平面布置图,应当标注出房间的洁净级别、相邻房间的压差,并且能指示房间所进行的生产活动;(3)文字描述申请认证范围所有生产线的布局情况,如涉及的主要工序;多品种剂型

9、共用生产设施、设备的,应简要说明其清洁验证情况以及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措施;如有非药物产品共线生产情况,需要列出非药物产品清单;并附设备平面布置图;(4)原料药设备图应标明合成区域和洁净区、相关的工序的设备编号;原料药共线生产的,应列出该生产线所有生产的原料药名称及其获得药品GMP证书情况;(5)中药前处理提取车间平面图,涉及毒性中药材前处理和提取的应说明避免交叉污染和差错的措施;(6)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提取车间平面图;(7)简要描述仓库设置、贮存区域以及特殊贮存条件,内容包括仓库面积、设置的各功能区域、温湿度控制要求和控制措施;(8)进厂物料的取样地点、洁净级别。1.2空调净化系统(1)简

10、要描述空调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可附示意图)、设计标准和运行情况,如送风量、温湿度控制范围、压差控制要求、换气次数(可按洁净级别列出)、回风利用率、回风段设置等;空调系统是否进行趋势分析,简述相关分析内容(如悬浮粒子数、浮游菌、沉降菌等);(2)如申请认证的生产线涉及使用多组空气净化系统,简述该系统设计需求,应描述或在平面图上标出每组空气净化系统使用的区域,并附送风、回风、排风口示意图;(3)对高毒性、性激素类药物等高活性、高致敏性物料等物料操作区域或产尘等特殊工序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如排风的设置及处理、回风的利用情况等。1.3水系统简要描述水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标准和运行情况。可根据工

11、艺用水的种类分别描述原水的来源、设计产水量、关键参数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水质符合的标准,并附水系统分配示意图;开展水系统是否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内容(如电导率、总有机碳等);水系统验证开展情况。1.4 与药品生产相关的其他公共设施如压缩空气、氮气等的工作原理、设计标准以及运行情况。描述使用的气体的生产环节,是否直接接触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气体检验方法和标准。1.5 设备(1)列出主要生产设备列表(设备编号需要与图纸上对应),标注或列表说明与不同产品共用设备情况;(2)描述药品直接接触设备清洗、消毒方法及验证情况;多品种或多个原料药中间体共用的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情况;(3)列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相关的

12、关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简述其设计、使用验证情况。2、基本要求图纸需要有合适的比例,图上标注的图形和文字应大小适宜清晰可读。(五)文件1.需提交的资料(1)描述企业的文件系统;(2)简要描述文件的起草、修订、批准、发放、控制和存档系统;(3)与认证品种剂型相关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列表。(六)生产1.需提交的资料1.1 生产的产品情况(1)产品生产情况综述(简述),如为高毒性、高活性、高致敏性等药品或原料药应说明;分不同生产线或车间提供认证剂型品种表、常规批产量;(2)本次申请认证剂型或品种的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质量控制点及参数,原料药应包括其合成工序,中药制剂需包括前处理提取工序。1.2 工艺

13、验证(1)简要描述工艺验证的原则以及总体情况,如采用的工艺验证类型及其适用情形,实施工艺验证的简要流程,认证品种的工艺验证情况等;(2)简述返工、重新加工的原则,说明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返工、重新加工,如有,写明其涉及的相关工序及验证情况。1.3 物料管理(1)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包括取样、待检、放行和贮存;涉及高活性、高致敏性及特殊管理物料的取样应说明取样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及差错发生所采取的措施;(2)不合格物料和产品的处理;质量年度报告中对不合格物料和产品的分析内容;生产过程中,如涉及返工、重新加工的,其返工和重新加工原则;(3)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物料管理的,应简述其

14、设计、使用验证情况。(七)质量控制1. 需提交的资料1.1描述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所进行的所有活动,如检验标准的制定、检验方法的确认或验证、设备的校正、确认及验证等情况。取样、留样、试剂、试液、培养基、鉴定菌、对照品相应的管理情况。1.2相关检验仪器列表。1.3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图、微生物实验室布局图、洁净级别。1.4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情况。(八) 发运、投诉和召回1.需提交的资料1.1 发运(1)简要描述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如温度/湿度控制;(2)确保产品可追踪性的方法。1.2 投诉和召回(1)简要描述处理投诉和召回的程序;(2)自上次认证以来,处理投诉、召回基本情况。(九)自

15、检1.需提交的资料简要描述自检系统,重点说明计划检查中区域检查选择标准,自检的实施和整改情况。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中动态生产基本原则1、 动态生产是指申请认证剂型(品种)的生产工序动态。2、 原则上申请认证的剂型(品种)必须看到动态生产过程。3、 如果申请认证的剂型(品种)的生产不止一个车间,则每个涉及的车间均应有动态工序。4、 普通制剂:每个认证的剂型生产中,应保证至少有一个内包前(含)的关键工序动态;含中药前处理及提取车间的必须有动态。5、 原料药:原则上精干包前的关键反应和精干包工序均应该有关键工序动态;若共用生产线设备的,在保证避免交叉污染的情况下,应尽量安排每个品种的不同工序动态生产;原料药需选择工艺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动态生产。6、 中药饮片:每个申请的炮制工艺均应动态(净制、切制、粉碎(直接口服液)等,使用同一设备(如蒸和煮)可选一个工艺动态。7、 进口分包装:不同剂型的包装线均需动态。8、 企业特殊剂型和品种需要提前准备的可与中心沟通检查时间安排,以便排产。安排动态生产中如遇人员不足或其他技术性问题,不能满足动态要求的,需要提供支持证明文件书面说明原因,认证中心将另作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