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70966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材分析: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

2、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课时 一、 导入 1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 2、游戏导入。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 夜晚白昼 强大(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

3、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 自学 1、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2、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3、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4、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三、识字 四、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

4、香扑鼻。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 五、书写 第二课

5、时 一、 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二、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

6、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

7、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 三、拓展延伸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四、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五、指导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