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对称电缆(精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0714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轴对称电缆(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轴对称电缆(精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频电缆国际标准化的新进展摘要近年来,射频电缆在信息和通信领域内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概述它在国际标准化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标准化;射频电缆;测试方法 1前言 射频电缆专业在国际上属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46A分技术委员会(SC46A), 1961年6月成立时其名称为“射频电缆及附件”,1989年以来为适应计算机及信息通信的新发展,改名为“同轴电缆”至今。 SC46A正式成立以来,至今已召开了24次国际会议,最近一次是1999年10月28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SC46A主席、秘书,IEC总会代表及中、英、德、法、日、意、俄、波、加、瑞典、芬、荷等14个国家的20位代表。作者之一有

2、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亲身感受到射频电缆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盛况。射频电缆主要用于信息基础设施GII(Glob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 (National Informa tion Infrastructure)及HII(Hom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与信息和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领域的飞跃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其发展前景十分良好。近年以来SC46A的会议节奏加快、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进展也明显加速,充分适应了全球信息工业迅猛发展的新需求。以下对于射频

3、电缆国际标准化最新发展动向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2射频电缆总规范的修订和补充 射频电缆总规范IEC 60096系列及IEC 61196系列在近年以来已进行了不少修订和补充。例如与IEC6009601(第2版)“射频电缆第0部分:详细规范设计指南,第一篇同轴电缆”(199年7月出版)等同的国家标准GBT11322.11997也已发布。近年以来IECSC46A已对其作出修订,将原标难中的表3.1介质和护套的材料常数及不同材料的数值表以及表4特性阻抗、介质外径的标准值进行了修订,并且将IEC60078标准“射频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尺寸”(1967年出版)的相应内容列入,这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动向,我国的

4、相应国标 GBTll322.11997应尽快采纳IEC最新修订文件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以便与国际尽快接轨。对于IEC 611961(第1版)“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199年5月出版),在1999 年8月已正式出版修订版文件,对原标准文件中很多编辑上的错误进行了校正,并修订和列入了很多新的试验方法,使该总规范更全面、更完善,适应了射频电缆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已按照上述总规范标准及其最新修订版本制定了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现在在上报之中。这一最新总规范比我国现行射频电缆总规范GB1226990 “射频电缆总规范”更先进,要求也更严格。例如对于射频电缆的主要指标回波

5、损耗的测试方面,严格规定了驻波电桥的定向度不小于36dB、试验连接器、转接器、终端负载的固有回波损耗不小于40dB,规定整个测试频段之间扫频试验的取样点数必须满足的要求,以及规定被测试样在最低试验频率下的衰减必须大于 6dB,还规定了详尽的误差校正步骤以保证测试精度,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新的总规范标准IEC 611961还对吸收钳法测量屏蔽衰减的计算公式作了重大修改,它采用吸收钳实测的近端或远端串音功率的最大值来代替以前所用的近端和远端串育功率之和的最大值,使屏蔽衰减的实测结果更为合理。 此外,该标准还补充了额定功率测试方法以及使用频率可达3GHz的三同轴屏蔽测试方法以及适用于低噪声电缆的机

6、械感应噪声测试方法等等。因此这一最新总规范标准的全面贯彻,对于提高我国射频电缆专业的质量控制水平有重大实际意义。 3 CATV电缆标准化的新发展 CATV电线即有线电视电缆,是射频电缆的主要产品系列之一。自从20世纪40年代CATV电缆在美国问世以来,获得迅速的发展。现代的CATV系统已经从单纯分配电视节目转向宽频带、双向化、多媒体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发展方向。采用HFC网(光纤同轴混合网)的CATV网络已成为电视、电脑、电话三网合一最有希望的方式。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入网主机数在欧洲的年增长率达63,在亚洲更是高达145,全球入网用户数1999年底可达2.59亿,预计

7、2002年可达4.9亿,这大大促进了电信业及CATV的发展。IEC为了适应这一方面的新发展,正加速进行电缆分配网用同轴电缆的标准化工作。经过去年日本京都会议,同轴电缆的用途已扩充成含义更广泛的ICT及多媒体分配网络和系统用。IEC现正在制定62029系列标准,包括总规范、试验方法,干线、分配线及用户线的分规范,并且已出版了CATV 电缆组件的两个最新详细规范IEC6096625“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25部分:无线电和电视接收机用电线组件详细规范”(01000MHZ)和 IEC6096626“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26部分:无线电和电视接收机用电缆组件详细规范”(0300 0MHZ)。我国是CATV大

8、国,用户数超过 8000万户,已超过美国(用户数约6800万户),成为世界第一,因此CATV电缆的市场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目前正在进行的 CATV系统双向化改造工作,使CATV电缆的使用频率进一步向低频方面扩展(可低达 5MHz),因此尽快跟踪国外这一领域的发展动向,提高我国CATV电缆的质量,并且进一步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进军,有很重大意义。 4数据电缆的标准化 近年以来,数据用同轴电缆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业已制定了IEC 61196 3第1版(1998年 7月)“射频电缆一第3部分:局域网用同轴电缆分规范”; IEC 6119631第1版(1995年5月)“射频电缆一第31部分:水平市线

9、用数字通信同轴电缆一第1节:用到500m及10Mbs的电缆详细规范”;IEC 611963 2第1版(1997年9月)“射频电缆第32部分:水平布线用数字通信同轴电缆一用到185m及10Mbs局域网用实心介质同轴电缆”; IEC 6119633第1版(1997年 9月)“射频电缆一第33部分:水平布线用数字通信同轴电缆用到185m及 10Mbs局域网用泡沫介质同轴电缆”。在这方面尚留下一项新建议项目(46A 244NP)IEC6119634“用到185m及10Mbs局域网用最佳编织外导体(屏蔽)同轴电缆详细规范”,这一项目如能完成,这可大大减少编织导线材料用量来制成屏蔽性能最佳化的局域网电缆产

10、品。目前由于主持这一项目的英国专家Fowler 尚未完成技术性的文件IEC61844TR第1版(新建议项目)“编织同轴电缆电磁兼容性屏蔽最佳化导则”,该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制造工艺的进步,对绞电缆进入了高速局域网的应用领域,用到100Mbs的第五类对续电缆已制定成国际标准,现在SC46C“电线和对称电缆”分委员会已提出了制定更高速的对绞数字电缆的新标准建议项目IEC61154 5”传输特性超过五类的对续星统对称电缆”,其最高工作频率可达600MHz。随着数据通信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可能扩展到1GHz。由于使用频段大大展宽,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试验方法。为满足这一迫切

11、需要SC46A分委员会正在加速开展有关试验标准IEC61935“与ISOIEC11801对应的通用布线试验总规范一第1部分:试验方法”以及IEC 62075“用到600MHZ的对称电缆组件的试验方法”的制定工作。 5屏蔽效率测量方法的标准化 屏蔽效率测量方法的标准化一直是SC46A的工作重点,这适应了信息高速公路高速率、宽频带及双向化的迫切要求。SC46A近年来已制定出多种新的屏蔽测量方法标准。例如终端匹配的三同轴法,可测到3GHz(理论上可达12GHZ),吸收钳法的测试频段已展宽到2.5GHz,线路注入法也可测到20GHZ,至于混响室法测量屏蔽衰减,其频段可宽达0.340GHz,还在研究不需

12、要屏蔽房的开放式测量屏蔽衰减的新方法。作为屏蔽性能的技术性指导文件,已制定了IEC 62064TR“射频电缆一表面转移阻抗与屏蔽衰减的关系”;IEC 61917TR3“电缆、电缆组件和连接器一电磁屏蔽兼容性测量导论”。为了满足传输速率更快的FTP、STP类屏蔽对续电缆的开发要求,这次日本京都会议上还介绍了测量屏蔽对称电线耦合衰减的三同轴试验新方法,其工作频段可达4GHz,这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标准化工作。 6互调失真测量的标准化 无源互调测量(PIM)是一项很重要的测量新方法,对于移动通信应用有重大实际意义。近年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通信领域,每年的增长率达 30以上,预计到2010

13、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会与固定电话用户总数持平。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标准正在制定,移动通信的蜂窝结构将越来越小,通信容量将越来越大,其业务范围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移动上网、移动计算、移动接入网将越来越普遍。由于各种新的无线电业务占据了现有的有效频谱,基站设备的互调失真已成为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十分关键指标。典型的要求是三阶失真(IM3)至少应为一131dBc。较为先进的电缆制造厂例如德国 RFS Kabelmet al公司生产的RF电缆组件可达一 162dB。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相应制造厂存在一定差距,而在测量方法上差距更大,尚属空白领域,甚至有些外资制造厂也需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14、将RF电缆及组件送样到国外去测量。为适应我国蓬勃发展的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我国急需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为适应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要求, IECTC46对此 工作十分重视,已成立一个工作组WG6,专门从事这一测量方法的标准化,现已制定了一个新标准IEC62037“射频连接器、电缆组件和电缆一互调电平测量”。还准备制定一系列新标准,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动向是十分值得我们加以重视的5类电缆的制造及质量控制(1)关键词5类缆;数据传输 1前言 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成为风靡全球的产业。而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光线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成为广域网(WAN)传输介质的首选。 但

15、是,局域网(LAN)的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由于光缆敷设费用太高,且接头费用和终端光一电转换费用昂贵,因此其造价非常昂贵。为此,须寻求一种价廉物美的数据通信电缆来担任最后 100m的传输任务。这样,5类缆超5类缆应运而生。 所谓5类电缆(Category 5 Cable)是指高速数据传输用(频率为 100MHz)无屏蔽对绞电缆的一种俗称。 目前5类UTP电线主要用于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通信引出端到办公区域通信接线盒的水平布线。所谓水平的含义是指上述布线方式主要是沿着地板或天花板的水平走向,安装在管道、线槽中及地板与天花板的夹层中。根据EIATIA568A规定,水平布线一般是4对100

16、UTP电缆。据统计,每年需求增长速度超过50,估计到2000年5类统的年需求量可达70万km以上。2电缆结构及原材料 2.1结构设计 5类电缆除了UTP(无屏蔽对统统)外,还包括屏蔽型电缆FTP、STP、SUTP、SSTP,其主要区别是有不同的屏蔽结构。 由于100MHz 5类统主要传输参数有衰减、近端串音、结构回波损耗。所以在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这几个参数。 衰减是决定局域网设计和信号在电缆中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而导体和绝缘的类型以及几何尺寸是影响数据对称电缆衰减的主要因素。在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方法可降低衰减。a)增加绝缘厚度;b)采用物理发泡绝缘降低介质损耗;c)增加导体截面积 但是增加绝缘厚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使电缆阻抗变大;b方案可通过提高挤塑稳定性,保证电缆高频衰减在长时间内不会劣化;c方案导体直径从0.50mm增加到0.511mm。 近端串音是线路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