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70697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分铅笔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意义。课前交流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什么?你们喜欢聪明可爱的喜羊羊吗?喜羊羊也非常喜欢大家,他很想和大家交朋友,看,他还给你们带礼

2、物来了呢?出示课件师:大家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生:平均分。师:什么是平均分?生:就是每人分得一样多。师:对,就是分得一样多,咱们看喜羊羊带来了几支笔?生?10支。师:咱们用10根小棒来代表这10支笔,如果10支每人分得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谁来分一分?生:上台演示。师:同意这种分法吗?他分给了几人?生:5人师:10支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生:说师:谁上来写一写。生:板演二、探索交流就,交流问题师: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分一分?生:演示师:有没有分完?生:没有师:还剩下几支:生:1支师:这一支怎么不分呀?生:不够分了师:说的真好,不够分了,

3、所以不能再分了,10支笔每人3支可以分给几个?你怎么列式呢?生:103师:可以分给几人呀?生:3人师:剩下的一支可不可以不写呀?生:不可以师:那应该怎么写呀?写哪呢?师:1(支) 103=3(人)1(支) 103=3(人)1(支)谁能说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师:激励语言如果把10支铅笔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每人分6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彩笔分一分吧。生:生动手分(小组内讨论)师:10支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呢?生:说2人 1支师:怎样列式?生:104=2(人)2(支)师:反馈,评价 104=2(人)2(支)师:每人分5

4、支呢?生:2人 105=2(人) 105=2(人)师:每人分6支呢?生: 1人 剩4支师:这4支为什么不分了呢?生:不够了师:谁会用算式表示:生:106=1(人)4(支)师:106=1(人)4(支)谁能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生:回答师:真不错,现在咱们认真观察这5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他们分类吗?生:102=5 (人) 103=3(人).1(支)105=2 (人) 104=2(人).2(支) 106=1(人).4(支)师: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生:有剩余的分一类,没有剩余的分一类。师:你真是个动脑筋的孩子,你们见过这样的算式吗?它们是什么算式?生:除法算式 师:板书 除法师:除号前

5、面的数叫什么?除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 后面的数叫什么?生:被除数 除数 商师:这样的算式,你们以前见过吗?它们叫什么算式? 对,也叫除法算式, 前面的仍然叫 后叫 =后叫那后面的数字叫什么呢?老师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余数。 板书 余数生:大声读 余数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你们今天学习的特别认真,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这样的算式你们都会读吗?师:示范读一个 103=3(人).1(支) 生:模仿读剩下的 104=(人).2(支) 106=1(人).4(支)师:你们太棒了,今天你们学习了很多本领,老师非常高兴,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也非常高兴,他决定带我们到智慧宫去走一走吧!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出示课件你们想让智慧树上结满智慧果吗?有没有信心?生:有师:好,现在让我们走进智慧宫,先到第一关,瞧一瞧。出示课件: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谈谈你们的收获,宣布下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