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70445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宾军宜副局长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2012-05-03加入 已经被阅读:16)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和畜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2012年工作思路和措施。上午,畜产品安全处安排了今年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兽药监察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刚才,各市(州)就专项整治活动进行了分组讨论并汇报了讨论情况,希望大家结合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全面总结2011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成效2011年,面对省内外严峻复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形势,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确保主要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扎实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的实现,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一)组织保障全面加强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主任、6位局领导任副主任、11位相关业务职能处(站、所、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畜产品安全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增设了内设机构,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全面负责全省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部分市州经过积极争取,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建立健全了畜产品安全组织领导机制。三是印发了四川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考核

3、细则(川畜食函201186号),继续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之中。四是根据农业部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重点和省政府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制定了详尽的动物“瘦肉精”、 生鲜乳质量安全、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等专项监测计划并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了畜产品安全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二)“瘦肉精”专项整治扎实有力2011年,省局先后四次召开了各市(州)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以查禁“瘦肉精”为主要内容的全省畜产品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三次“瘦肉精”集中拉网式监测,对年出栏商品

4、猪50头以上、存栏肉羊30只以上、存栏肉牛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以及收购贩运和屠宰环节进行全覆盖监测。特别是“3.15”河南“瘦肉精”事件后,及时调整下达了2011年动物“瘦肉精”监测计划,在全国率先将肉牛、肉羊一并纳入本年度“瘦肉精”专项监测计划之中,扩大了监测范围,加大了监测频次,全省共出动畜牧兽医人员197898人次,累计开展“瘦肉精”检测84.2万头份,是去年的10倍。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反应迅速,措施有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在我局报送的河南省入川生猪被检出“瘦肉精”的情况专报上批示“此事抓得好”;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我局报送的关于我省加强

5、“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情况专报上批示“前期工作抓的紧、效果好;双汇瘦肉精事件后反应快、措施实”。(三)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到位按照2011年全省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全省共抽取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6000批次,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结果均未检出;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抽取320批生鲜乳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性物质54批,黄曲霉素和铅110批,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判定,各项技术指标总体情况较好、检测三聚氰胺320批,结果未检出;省兽药监察所按照省局下达的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全年共监测牛奶样品3170批次,检测牛奶中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内酰胺类、氨基糖甘

6、类、大环丙内酯类、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残留,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同时,按照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对全省现有的96个生鲜乳收购站逐一进行了检查,结果全部合格。(四)投入品监管成效显著2011年,全省畜牧系统继续深入开展饲料、兽药“全覆盖”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不合格产品通报制度、跟踪抽样监测制度、“黑名单”重点监控制度、取消不合格饲料产品及其企业免税资格制度、外埠不合格饲料产品市场禁入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我省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年共监测饲料3704批次,合格率达到95.8%;监测兽药1935批次,合格率为92

7、.4%。全省饲料、兽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五)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强按照2011年四川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全省春季、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安排,全省各级畜牧部门认真开展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均达到100%,通过交叉检查抽检监测结果显示: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70%标准。同时,按照2011年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认真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分析评估会商了上半年和全年的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为准确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科学、客观地

8、做好疫情预警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二、准确把握2012年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形势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存在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需要深入分析,科学应对。(一)充分认识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局的重大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从国内看,随着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在确保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的同时,确保质量安全;从国际看,贸易保护主义

9、抬头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壁垒强化,对进口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更严格更苛刻。此外,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一条不良短信、一个不实帖子、一则不当报道,都可能引发社会舆论风潮。小的问题、个别事件很容易被炒作,引起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对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打击,给广大养殖农户带来极大损失。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次次警示我们,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全力以赴、周密细致地做好工作,为我省畜牧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二)充分认识做好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畜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社会、

10、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即使在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可以说,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我省处于现代畜牧业试点深化和提质扩面的关键时期,保障畜牧产业发展、市场有效供给、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营分散,畜产品生产环节多,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仍很多,而且非法生产销售违禁药品及化学物质的行为屡禁不止,投入品违规生产经营问题仍然突出,个别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执法力量有限,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困难;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的科学性

11、、实用性、针对性、配套性不强;检验检测体系基础差,尤其是基层检测机构发展滞后,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复杂艰巨。(三)充分认识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产品安全工作,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在认识上更加高度重视,在措施上更加坚决有力,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健全完善。各级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12、,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检测手段、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进一步加大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等基础建设的投入,都为进一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总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挑战空前巨大、机遇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三、依法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2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全省“两会”精神,围绕我省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及提质扩面中心工作,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

13、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监管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一)抓好执法监督管理。一要突出抓好投入品监管,以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和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饲料、兽药“全覆盖”监测,从源头上控制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畜牧业生产领域;二要突出抓好畜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率先在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小区(场)、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落实用药记录制度和休药期制度,从生产环节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三要突出抓好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在产地准出方面,要下决心整治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行为,重点监测和查处违禁使用硝基呋喃类违

14、禁药物等情况;市场准入方面,要坚决打击病死畜禽违法屠宰、冷藏、销售,高压严管,铁拳出击,绝不姑息。(二)抓好畜产品监督检测工作。一是加快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二是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进一步加大监测范围,扩大监测品种,增加监测参数,健全监测网络。建立问题发现机制,不断强化监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确保监测数据来源可靠。加强监测结果的研判,把握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程度和范围。三是根据监督抽查结果,加大处罚力度,逐步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企业及产品,要及时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15、,查明产地、来源和责任者,依法予以处理。(三)抓好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防范养殖质量安全风险和动物疫病风险的关键举措。各级畜牧部门要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共建、联建小区养殖模式,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种畜禽场,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动畜牧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转变。二是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11年全省已创建了100个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小区(场),通过示范小区(场)的带动,到2015年全省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标准化适度规模

16、养殖小区(园区)占规模养殖小区(场)总量的50%以上,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成为全省畜牧生产的主要形式。三是大力提倡和支持地理标志畜产品申报。省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得到各级财政资金扶持的养殖场(户),应当率先全面实现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获得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必须强化监管和监测,建立退出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坚决出局。(四)抓好预警应急处置工作。一要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危害因素摸底调查,摸清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产生环节;针对质量普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二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切实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信息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