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70275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清扫校园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清扫”校园 “彩色橡皮”、“放大镜”、“取色”工具的使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9课“清扫校园”的内容,是学生已学基本绘画工具及几何工具进行简单的综合绘画之后而设计的一节课,主要以“清扫”校园为主线,学习“放大镜”、“取色”、“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这些工具常常用于对图形进行细致的修改,因此,这些内容的学习,对学生修改图形、美化作品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重点:“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彩色橡皮”工具与背景色的关系。(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学过“橡皮”工具、“用颜色填充”工具、前景色与背景色的设置等,能够使用这些工具作画和修改图形。但在绘画过程中,他们经常容易出错,迫切希望

2、掌握“放大镜”、“取色”和“彩色橡皮擦”工具的使用。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作画积极性高,乐于尝试,渴望掌握电脑绘画的更多技巧。(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使用“放大镜”工具放大和恢复图形大小。(2) 能使用“取色”工具吸取编辑区的图形颜色作为前景色或背景色。(3) 熟练使用“彩色橡皮”工具修改画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尝试,互动交流,掌握综合应用“彩色橡皮”、“放大镜”、“取色”工具修改图画作品的方法和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中,养成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2) 通过参与“清扫校园”活动,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体验用计算机画图和创作的乐趣。(四)

3、教学策略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清扫校园”活动为主线,设置了 “清理篮球场”、“清洁教学楼”、“清扫校前一条街”三个不同层次、梯度的任务来开展教学。同时,设置了“学习反思表”,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巩固与内化新知,从而达到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任务驱动,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作品交流,总结提升”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机探究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本课力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

4、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五)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室、教学广播软件、制作教学范例。(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美丽的校园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体验效园的美。 师:引导学生说出照片是学校的哪个地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展示一组在校园里乱丢垃圾的画面,引导学生讨论,谈看法及解决方法 师: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3.引出课题并【板书】:“清扫”校园 师:是呀,美丽的校园需要大家共同去呵护,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清扫”校园,请齐读课题。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同桌讨论学生说一说:感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情景,

5、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主题任务驱动,学习新知(一)“清理”篮球场 师:首先,看到学校篮球场上有树上掉下来的黄叶和同学扔下来的纸屑,你会选择什么工具来清扫它们呢? 1布置任务一:打开图9-1,清理篮球场。要求:(1)自主学习,可以用以前的方法解决,思考各种方法的异同。(2)有疑问可以看课本第65页或同学间交流,或向老师提问。(3)注意小结出操作方法。(4)文件暂不保存。图9-1 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答疑。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作品交流。4归纳做法,列出要点。“彩色橡皮”的使用方法:A设置背景色;B选择“橡皮”工具;C运用“橡皮”工具修改。 5.引导学生用“橡皮”工具再试一试,完

6、成任务一,体验操作要领。(二) “取色”、“放大镜”工具 1.布置任务二:“清洁”教学楼(图9-2) 引入:美丽的校园不仅要有干净的球场,而且要有整洁的教学校。,同学们掌握了上面技巧之后,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一练,请打开桌面上任务二: “清洁”教学楼文件,清理楼角与部分窗户上的污渍。图9-2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3.明确问题:用什么工具取得与画图背景一致的背景色?如何快速擦除窗户上的污渍? 4.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醒:有疑问可以看书第6164页或同学间交流,或是提问老师;注意小结出操作方法,做完后保存文件。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答疑。 6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取

7、色”、“放大镜”工具使用方法。 7教师示范,归纳要点。(1)“取色”工具的作用及操作技巧:A选择“取色”工具;B运用“取色”工具设置前景色、背景色。(2)“放大镜”工具的操作要领: 放大图形:选择“放大镜”工具单击图画 恢复原图:选择“放大镜”工具单击图画 提醒:放大镜工具的样式区列出四种放大倍率供选择,如9-3图所示。图9-3 8.引导学生继续完成任务二,并组织小组进行评比,评出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 学生听讲,明确要求 学生打开任务一,动手修改 学生看书学习 讨论、质疑 学生欣赏作品,发表自己观点。 观察、聆听教师讲解 动手再尝试,小组互帮互助,完成任务二 学生自主尝试,思考问题小组合作,看

8、书学习,解决问题 个别小组学生展示操作方法 聆听与思考学生继续操作,完成任务二,教师启用小老师,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先试后导,让学初者感知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巧 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展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展示图9-4,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图9-4 2.明确任务,布置任务三:清洁校门、美化校门口环境。 3.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4.展示清洁与美化后的校门口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5.巡视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创作,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特色。 观察图9-4谈感想,提出任务 学生打开图

9、9-4,完成任务三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继续操作,完成任务三,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美化校门口的综合创作综合练习,学以致用,内化新知 同样的任务,不同层次的要求,旨在能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交流作品,总结提升 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与评价,强化归纳操作要点。 2布置学生“学习反思”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3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放大镜”、“取色”工具来修改图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会借助“彩色橡皮”、“放大镜”、“取色等工具修改图画。 学生交流评价作品,归纳操作要点 学生同桌交流,个别汇报,自我评价学习表现 思考、聆听多种形式的评价

10、方式,既能锻炼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又能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的优点(七)板书设计“清扫”校园1.“彩色橡皮”工具图形的修改2.“取色”工具3.“放大镜”工具(八)教学流程图巩固练习开 始PPT图片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巡视指导归纳小结汇报交流上机操作,完成任务上机操作,完成任务巡视指导归纳小结PPT展示任务布置任务:“清理”篮球场PPT展示任务布置任务:“清理”教学楼结束总结提升 (九)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环节清晰,课堂容易操作,但任务一与任务二容易被人为地割裂,各个任务之间缺乏弹性,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改进的策略:任务一与任务二合成在一幅图中组织教学。从人的视觉效果来看,学

11、生看到任务,首先会想到先擦篮球场上的垃圾,因此,“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可以得以落实,而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可以有机会去尝试清扫教学楼的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学习利用“取色”、“放大镜”工具清扫教学楼。 2.教学过程反思(1)总体反思本课由于操作性强,且学生有着迫切的操作欲望,通过自主尝试、小组竞赛、互帮互助等形式,让学生在各种层次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操作热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同学们表现出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小组互帮互助的良好作风。通过任务的驱动,逐步掌握了“彩色橡皮”、“放大镜”、“取色”工具的使用,并能自觉地使用这些工具及操作技巧对图形进行细致修改。同时渗透德育内容,既培养了学生

12、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让他们体验到用计算机画图和创作的成就感。(2)存在问题探讨A.注意避免被学生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学习“彩色橡皮”等工具的使用时,学生通过查看课本或帮助文档等能顺利完成作品,没问题暴露出来,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已完全掌握知识,也许他们是按照课本依葫芦画瓢,这时教师的适度引导不可省。学生没有暴露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制造问题让学生解决,同时进行归纳总结,确保学生内化知识。B.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取色”工具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大部分学生能操作。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容易缺乏一定的合作规范。改进的策略:规范小组学习行为,推选小组负责人组织,通过教师参与小组学习、进行小组学习评比等办法来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3.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效果反馈项目80以上达标6080达标4060达标40以下达标学生总体评估记录(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放大镜”工具“取色”工具“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