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70173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2014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1至2页,第二部分2至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为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共1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绥靖(su) 寒噤(jn) 愧怍(zu) 蹿了一蹿(cun)B褶皱(zh) 绮丽(y) 荸荠(b) 惟妙惟肖(xio)C匀称(chn)

2、 彷徨(png) 禁锢(k) 即物起兴(xng) D朔方(shu) 嗤笑(ch) 脚踝(hui) 颔首低眉(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籍 驱除 断章取意 无动于衷 B祁祷 悼唁 一视同仁 风程苦旅 C牟取 烦躁 长途跋涉 重峦叠嶂 D旁鹜 招徕 不可明状 销声匿迹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孩子们前仰后合,大人们也忍俊不禁地笑了。B在公车改革问题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算得上特立独行,他现在每月就领着公务交通补贴。C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概真让人敬佩!D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热情

3、接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切是否真的像网友所说,这个石碑的发现,会对现在泸县中医药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B这一特殊疾病管理新办法,旨在健全和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城乡群众医疗保障。C从长远看,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应当由反腐败法这样的廉政基本法和有关单行法律、配套法规组成。D台北不仅人文荟萃,很多蜚声海内外的名人大家、文人墨客在这里生活、定居,而且风景秀丽,不妨前去拜访一番,聆听那些年的那些事。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江苏扬州人,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散文春背影等是他的精品。B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的北

4、京作家老舍在他的小说骆驼祥子里塑造了一个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虎妞是小说中的人物。C名人传叙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D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一种文体,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是一篇赠序。 第二部分(共100分)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部分共6大题,17个小题,共100分。二、古诗文默写(6分)6请根据课文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

5、)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2)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3)月下飞天镜, 。 (李白渡荆门送别)(4)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5)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6)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诗词品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7简要梳理词中主人公思念的历程。(4分)8简要赏析“江水西头隔烟树”。(4分)四、文言文阅读(14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1分)隆

6、中对(节选)三国志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

7、,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孤不度德量力 度: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2分)A而智术浅短 佣者笑而应曰(司马迁史记)B因屏人曰 因以为号焉(陶渊明五柳先生传)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3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10.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6处。(3分)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五、现代文阅读(22分) (

9、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赤水河畔美酒多在川桂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一条红带紫斑的河水蜿蜒向北流去,那便是赤水河。在这条五百多公里长的河上,中国顶尖级的名酒中的60%集中于此,如茅台,郎酒、泸州老窖更有数不清的其他品牌的白酒麇集在河的两岸,因此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美酒河。赤水河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造就了那么多的知名白酒?历史上,黔地长期缺盐,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川盐入黔”,拨银3.8万多两疏通赤水河道,从此自贡井盐便由长江、赤水河经泸州、合江、太平渡溯流直上到二郎滩。由于二郎滩口上溯到马桑坪30多里的河道未凿通,所以,“井盐”要由“背夫”背下船,翻蜈蚣岩到马桑坪再装船上运直达黔西。这样循环往

10、复,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商人们在二郎滩上贩运盐、酒、布匹、百货以及木材、山货等土特产。二郎滩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河滨码头。在辛劳之余,好酒自然成了经商盐业的商贾的首选,而“背夫”们也需要烈酒松筋解乏。赤水河畔的酿酒业受到强烈的刺激而迅速崛起。除了鼎鼎有名的茅台、郎酒、习酒、董酒等品牌,从四川成都一路走到贵州仁怀,匀酒、怀酒、贵酒各种白酒可谓遍地开花,这也是从古至今川黔两地民族文化的产物。做酒人说“水为酒之血”。赤水河每年有几个月的丰水期,这期间,山洪经常爆发,河水迅速地冲刷让两岸大量的泥沙滚入河中,随即就会立刻变得浑浊不堪。这样的水即使没有太多的污染,作为酿酒用水又怎么合适呢?原来,尽管赤水

11、河畔诸多酒厂依山而建,酿酒的水却并不是直接来自赤水河。诸多名酒用水大多是来自河两岸的泉水。赤水河流域属石灰岩地形,溶洞密布,泉水众多,两岸的诸多名泉恰是赤水河两岸出名酒的一个重要原因。像泸州老窖用龙泉之水,郎酒用郎泉之水,都是从几百年前作坊做酒时候就已经定下的规矩。赤水河孕育的无数美酒,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下游。上游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到了中游,地势逐渐趋于平缓。赤水河中下游河段,上起茅台镇,中连赤水河,下接合江,水势平缓,两岸河谷地多而宽。高粱、小麦等农作物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而它们恰恰是酿酒的主要原料。高粱又称“红粮”,很久以前,人们便用高粱造酒。酿酒用的高粱,要求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壳少

12、皮薄,这样的高粱淀粉含量大,酿出的酒味道更加醇厚。而赤水河流域所产的高粱,都符合酿酒的要求,尤以二郎滩为中心的复陶、新华、土城等地所出产的为最佳。赤水河美酒名扬中外,人们对那里生产的美酒赞不绝口,赤水河两岸的人民也以家乡盛产美酒而感到骄傲,他们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能亲口尝尝赤水河畔的美酒,并由此领略古今川黔两地民族文化的悠久与醇美。11.赤水河畔美酒多的社会原因是什么?(3分)1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赤水河畔美酒多的原因有哪些?(2分)13.“做酒人说水为酒之血。”你怎样理解做酒人的这一说法?(3分)(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18题。(14分)五岁的出走这件事是妈妈讲给我听的。上小学以前

13、,我一直被寄养在外婆家。五岁那一年,有一次,亲戚给外婆家送来许多螃蟹。贪嘴的我从螃蟹一下锅就坐在饭桌旁,一直吃到所有人都离开饭桌了还意犹未尽。舅舅开我的玩笑说:“行呀,你这陪客的工夫挺到家的嘛!”客人们一下子哄笑起来。连外婆也跟着笑。没有人注意到我小小的自尊心已膨胀成一个大气球,在他们的笑声中濒临爆裂。爆裂的结果是,我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从外婆家出走,生平第一次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从外婆家到我家大约有十四五里的样子,一半的路程要走在一条名叫龙河的小河堤上,另一半则要走在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的对虾塘的堤坝上。总之,沿途处处都是水,充满了诱惑,又布满了危险。那时三伏刚过,午后的太阳把河堤上的土烤得冒起了

14、烟,龙河里的水清洌得诱人,一群孩子正在水里嬉戏打闹。看到他们,我走不动了。外婆平日里绝对不允许我下水的,可是今天我在水里尽情地疯了一两个小时才上岸赶路。经过虾塘的时候,免不了又和钓鱼摸虾的孩子们玩上一会儿,和路边的蝴蝶蜜蜂逗上一阵子。直到天快黑了,我才进了家。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成功地回家,妈妈明显地有点惊喜,赶紧问我外婆知不知道我回家的事,我含含糊糊地说声知道,就饿虎扑食般扑向了饭桌。外婆把镇上的几条街喊遍了,仍不见我的踪影,一家人立即陷入了恐慌。外婆瘫倒在地上,站不起来,哆哆嗦嗦地命令舅舅和邻家的几个小伙子带上网沿龙河去打捞,命令二姨到六里之外爸爸教书的学校里找他,命令三姨飞跑到我家看看我有没有回家。“那时候哪里有电话呀,就是自行车全镇也才有两三辆。”妈妈说。舅舅和那帮小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