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70166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 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 且不应有一般缺陷。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结合面未按设计要求将结合面 设置成粗糙面或键槽以 及配置抗剪(抗拉)钢 筋未设置粗糙面;键槽或抗剪 (抗拉)钢筋缺失或不符合 设计要求设置的粗糙面不符合设计 要求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 包裹而外漏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 浆而形成石子外漏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 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

2、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 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至混凝土内部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 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 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 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 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 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角、棱角不直、翘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曲不平、飞边凸肋等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

3、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起砂、沾污等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1.2 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 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 当放松。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板、梁、柱、桁架12m5尺量检查三12 m且 18m10三18m20墙板4宽度、高(厚)度板、梁、柱、桁架截面尺寸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 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处墙板的高度、厚度3表面平整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52m靠尺和 塞尺检查墙板外表面3侧向弯曲板、梁、柱1/750且W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桁架1/1000且W20翘曲板1

4、/750调平尺在两端量测墙板1/1000对角线差板10钢尺量两个对角线墙板、门窗口5挠度变形梁、板、桁架设计起拱10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梁、板、桁架、下垂0预留孔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孔尺寸5预留洞中心位置10尺量检查洞口尺寸、深度10门窗口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宽度、高度3预埋件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0, -5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预埋螺栓外漏长度+10, -5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2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0,-5线管、电盒、木砖、吊环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偏差20线管、电盒、木砖、吊环与构件表面 混凝土高差0,-10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3尺量检查外

5、露长度+5, -5键槽中心线位置5尺量检查长度、宽度、深度5注:1 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1.3 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 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 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为达 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 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 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 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2 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 200m

6、m 或 300mm 控制线、结 构 1m 线、建筑 1m 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 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 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 实测上墙。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构件轴线位置竖向构件(柱、墙、桁架)8经纬仪及尺量水平构件(梁楼板)5标咼梁、柱 楼板底-三 墙板 面或顶面5水准仪或拉 线尺量构件垂直度柱 墙板安 装后的高度6m10构件倾斜度梁桁架5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相邻构件平 整度梁楼板 底面外露32m靠尺和 塞尺量测不外露5柱墙板外露5不外露8构件搁置 长度梁板10尺

7、量支座支垫 中心位置板梁柱墙桁架10尺量墙板接缝宽度5尺量3、墙板吊装施工3.1 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 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3.2 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3.3 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 及 200mm 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 进行矫正。3.4 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 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4、套筒灌浆施工4.1 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 才可以进行灌浆。4.2 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4.3 灌浆泵内

8、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 30 分钟(自制浆加 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4.4 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 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 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另外, 通过工作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 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4.5 现场存放灌浆料时需搭设专门的灌浆料储存仓库,要求该 仓库防雨、通风,仓库内搭设放置灌浆料存放架(离地一定高度), 使灌浆料处于干燥、阴凉处。4.6 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 污、浮灰、粘贴物、木屑等杂物,构件周边

9、封堵应严密,不漏浆。5、叠合板吊装施工5.1 预制叠合板按照吊装计划按编号依次叠放。吊装顺序尽量 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5.2板底支撑不得大于2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 标高差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端支撑尽量调高2mm。5.3 在预制板吊装结束后,就可以分段进行管线预埋的施工, 在满足设计管道流程基础上结合叠合板规格合理地规划线盒位 置、管线走向,使其合理化,线盒需根据管网综合布置图预埋在 预制板中,叠合层仅有8cm,叠合层中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最多 只允许两根线管交叉在一起。5.4 叠合层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适时对上表面进行抹面、收 光作业,作业分粗刮平、细抹面、精收光三

10、个阶段完成。混凝土 应及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洒水次数不得少于 4 次/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6、楼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 预制楼梯段安装时要校对标高,安装预制段时除校对标高 外,还应校对预制段斜向长度,以避免预制楼梯段支座处接触不 实或搭接长度不够而引起的支承不良。6.2 严禁干摆浮搁。安装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楼梯与墙体 连接件,安装后及时对楼梯孔洞处进行灌浆封堵。6.3 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避免因抄 平放线不准而导致休息板面与踏步板面接槎不齐。 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制构件龄期达不到要求就安装,造成个别构件安装后 出现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1、预制构件在安装前,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 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75%。2、安装精度差,墙板、挂板轴线偏位,墙板与墙板缝隙及相 邻高差大、墙板与现浇结构错缝等。防治措施:2.1 编制针对性安装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人员教育培;2.2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构件进行 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 及工序;2.3 安装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检查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部分 的质量,测量放线后,做好安装定位标志;2.4 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 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

12、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 校核与调整: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横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 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 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装饰类构 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2.5 强化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提高安装精度。3、叠合楼板及钢筋深入梁、墙尺寸不符合要求;叠合楼板 之间缝处理不好,造成后期开裂;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小裂 缝。防治措施:3.1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板端与支座 (梁或剪力墙)搁置长度 不应少于 15mm;3.2 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 锚入支座梁或墙的现浇混凝土层中,在支座内

13、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 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单向预制板的板侧支座处,钢筋可不伸出,支座处宜贴预制板顶面在现浇混凝土中设置附加钢筋;3.3 单向预制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应配置附加钢筋,并 用专用的嵌缝砂浆嵌缝;3.4 模板支撑、起拱以及拆模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叠合楼板 安装后楼板产生裂缝。4、安装顺序不对,叠合楼梯安放困难等,而工人操作时乱 撬硬安,导致钢筋偏位,构件安装精度差。防治措施: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程序安装,对于复杂接点可用 BIM 技术在电脑上先模拟,再安装。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连接钢筋偏位, 安装困难,影响连接质量。防治措施:5.1 竖向预制墙预留钢筋和孔洞位置、

14、尺寸应准确;5.2 采取定位架或格栅网等辅助措施,提高精度,保证预留钢筋位置准确。对于个别偏位的钢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6 墙板找平垫块不规范,灌浆不规范。防治措施:6.1 墙板找平垫块宜采用螺栓垫块找平,抄平时直接转动调节螺栓,对其找平。6.2 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操作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灌浆操作 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保留影像资料;6.3 灌浆料应按配比要求计量灌浆材料和水的用量,经搅拌 均匀后测定其流动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6.4 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 时应及时封堵,持压 30s 后再封堵下口;6.5 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每工作班应制 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 mmX40 mmX 160 mm的长方体试件;6.6 灌浆作业时应保证浆料在 48h 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 温度不低于10C。7. 现浇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不好,有的用 发泡剂、有的占现浇结构根部,影响观感和连接质量。防治措施:7.1 浇注混凝土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不能用发泡剂封堵, 因为发泡材料易进入现浇结构里面,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