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70013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植物的主 要 类 群黑水县中学 洛伍卓玛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 黑水县中学 洛伍卓玛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

2、征和生活环境并 识别当地常见的这些植物。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内采集标本、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学生整理资料和调查报告,关注藻类、蕨类、种子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 4、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探究能力、分析比较综合等多种能力。 5、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藻类植物、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2、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水陆环境及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的录像、几种

3、藻类植物标本和图片、蕨类植物的用途的录像。 教学程序 藻类植物(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青岛海域大面积出现浒苔新闻引入新课二、藻类植物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CAI课件展示刚才录像中几幅藻类植物的图片(如海带、紫菜、石莼等)指导学生观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可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发言: 同学们请看这几种就是藻类植物,哪些是你所认识的呢? 它们大多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老师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给予肯定并加以完善和总结: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只有极少数生活在陆地上。并引导学生过渡到淡水藻类植物水绵的学习。 2、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衣藻、水绵、海

4、带等几种藻类植物的图片以及视屏。通过学生热烈得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大多数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体,即使是多细胞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生物。 4、藻类植物的用途 学生分组讨论关注藻类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低等绿色植物的情感。 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3、孢子生殖 4、蕨类植物的用途 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兴趣小组成员描述所采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进一步联系实际: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植物?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共同之处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得学生对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学生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类似的

5、植物:在阳台上、植物园里。这样概括出:它们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极少数生活在水中。 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将学生采到的蕨类植物分给各个实验小组,同时课件显示观察步骤和思考问题: 它的地上部分是什么? 它的茎长在哪?地下部分有什么特点? 取一片小叶,对光看一下叶的厚薄怎样?有无叶脉?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启发、指导,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活动及学生们的讨论,让学生试着自己总结出蕨类植物的特征: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根茎叶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比较发达的机械组织。 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及升华:正是有了这些特点使得蕨类植物体型较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 3、孢子生殖 用多媒体投影铁线蕨一片

6、小叶的背面(局部放大展示孢子囊),让学生仔细观察猜想这些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进行大胆推测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这是孢子,是生殖细胞。 4、蕨类植物的用途 让学生看书自学并将自己从网上和书籍中了解的有关蕨类植物的用途与大家共享。同时用CAI课件展示各种用途的蕨类植物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教师和同学一起总结蕨类等孢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尤其是古代蕨类植物所形成的煤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在学习中用了什么方法?你还想探究与这节课有关的什么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所学的知识,让总结成为知识的提升和巩固。 五:达标检测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填表题等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