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6932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依法审计 提升审计监督层次 1728F61D0D8FEE98“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关键、求真务实”是审计工作必需坚持的基础方针。依法审计标准是宪法和审计法确定的审计监督的基础标准。其详细内容包含: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由法律、法规要求;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活动时,必需遵照法律、法规要求的职权和程序;审计机关评价审计事项,揭露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必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审计标准是依法行政标准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详细表现。含有审计监督法律化,审计执法程序化、透明化,审计结果公开化、公告化,审计责任明确化等特点。一、依法审计的范围:依法审计是审计部门的根本法理

2、指南,是审计工作最关键的法理理念。从审计部门的实际工作来看,要详细表现依法审计、实现审计监督目标(一)基础在依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准则,审计工作也不例外。那么,现在依法审计有哪些法呢:1.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包含:(1)宪法。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对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审计监督的基础标准作了明确要求,这是审计监督的最高法律依据。(2)审计法。审计法全方面要求了审计监督的标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是审计监督的基础法。(3)其它相关审计监督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现在本大家实施

3、最多的是审计署16号令,从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志及底稿、审计汇报、审计档案等进行质量控制,制订了对应的准则和操作规范。2.其它法律、法规。详细包含: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预算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经济协议法等财经方面的法律等;审计监督活动中,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应该遵守财经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要求;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等。(二)关键在于审计。依法审计,加强审计监督,关键在于依法审计,经过依法审计这个载体,实现监督、服务的目标。这就要求本大家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搜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志和审计工作底

4、稿、出具审计汇报、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施法治控制。依法审计就是确保审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每项审计项目全部能经得起检验。(三)根本在于监督。要经过审计监督,保障财政资金、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二、现在审计监督的几个看法1.审计万能论。认为审计监督能够全方面地辐射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因为审计部门本身认知的错位和社会对于审计作用的过高期望,造成审计监督效应人为地被扩大或神化,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审计机关怎样坚持依法审计实施审计监督,也无形中增大了审计的执法风险。实际上,现在的财政财务收支统计和实际经济事务有很多不一致的前面,审计机关凭借现有的审计手段,有时难以

5、查实真相,有些方面审计监督也无能为力。2.审计走过场论。即认为审计缺乏相正确独立性,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在这种审计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人把审计部门定位为各级政府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监督成了“走过场”。诚然,监督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监督却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很日常的道理。在一个缺乏监督的环境下,权利运行者就会为所欲为,多种违纪违规必定遍地全部是。本人认为,审计的基础职能是监督,这一点永远不能变,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不但在于它所查处或揭露的违纪违规问题,更在于其无形的威慑力量和潜在的警戒效应。3.审计无作为论。即认为审计机关在推行审计职责时,缺乏和之相匹配的法定权限,执法手段和处罚实施力度较为微弱,审计

6、工作难有作为,审计监督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审计工作的重心在于促进提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换言之,即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简单的行政处理、处罚已经不符合形势的要求,而是要从体制和机制中发觉问题,从微观入手,站在宏观角度,为党委政府服务。4.审计等同服务论。认为审计监督是纯粹为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服务的,监督完全寓于服务之中,在这种看法下,审计就成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审计监督的效应也就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即使在现在的形势下,审计监督的另一个目标是服务,但审计的基础职能其本身是监督,其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监督,是先监督,以后达成服务这个目标的。5. 审计就是查案论

7、。认为审计就是要查问题,抓大要案。这种看法多少受近几年来审计风暴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影响。应该说,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常规性、例行性监督,查处大要案不是审计的基础职责,也不是审计的要求,所谓可遇不可求,大要案的查处往往有一定偶然性,需要部分非正常手段才能查处,而审计仅仅能在发觉疑点、提供线索、协同查案等方面提供部分服务。6.审计纯监督论。认为审计的基础职能就是监督,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当性进行监督,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鉴证,而不是服务,这种看法轻易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思绪走入死胡同,在和党委政府保持一致上发挥不了审计免疫性功效。三、现在审计监督的多个“不

8、适应”1.观念上不适应。关键表现在变革创新能力不强,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不够敏感,习惯于用过去熟悉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接收较慢,满足于现实状况。对“优异项目”、“项目”内涵的了解有偏差,没有把审计汇报、审计结果看成审计机关的产品来看待,多数是在疲于应付项目,抓质量、出结果有心无力。2.思绪上不适应。关键表现在不善于从全局的角度系统把握详细审计工作。审计组织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由点到面”的方法,审计组按方案内容每人各分一块(,请注明!),审到什么算什么,查出重大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审计结果上把上缴金额等指标看得过重,缺乏宏观把握的能力。3.结果利用上不适应。尤其是对

9、审计结果的开发、转化、利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微观结果多,宏观结果少;就事论事多,结果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分析问题缺乏一分为二的看法,重视揭露问题,正面结果的引导作用不够;很多审计信息“为写而写”,没有认识到审计信息是审计过程的延续、是表现审计结果的手段,内因不明造成审计信息质量低下。四、现在审计监督的压力(一)从外部环境看,审计监督有新压力。从审计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看,不论是2021年修订的审计法、还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要求全部更高了。1.审计法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修订的审计法,关键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四个方面作了修订。要求审计汇报

10、从原来的内部文书变成公开的法律文书,对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它首先是深入强化了依法123E474E5EA7E8A380C审计;其次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把审计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这意味着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同时,审计法修订后,审计执法手段的增设,在加大审计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加重了本身的责任;被审计单位救助路径的改变,对本大家工作的严谨细致、客观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多年来,审计经过本身的努力,效果越来越显著,地位和作用不停显现,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足肯定和认可。同时,审计的难度也比过去大了,审计能不能有地位,能不能表现应有的价值

11、,关键在于本大家的工作有没有成效。对于党委、人大和政府,审计工作有没有成效、是否有结果,就在于本大家能不能当好参谋、能不能把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本大家必需认真研究党委政府的需求、研究人大的需求、研究社会各界的需求和被审计单位的需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选择项目,提升这些项目标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汇报、审计信息和审计提议,更加好地为党委政府决议服务。3.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伴随这几年的“审计风暴”,社会公众愈来愈关注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结果的需求,已经转变为一个有效需求。不过,本大家要认识到,审计结果对外公开,对审计机关而言是一柄“双刃剑”:首先它

12、有利于本大家宣传审计结果,推进民主法制;其次,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工作的质量完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审计风险显性化。面对审计结果公告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大家除了主动稳妥,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之外,唯一对策就是严抓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由此来应对、化解产生的压力和多种困难。(二)从内部环境看,审计工作有新变革。从审计机关内部看,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变革,这种变革包含管理模式在变、审计方法在变、评优措施也在变。伴随审计转型的不停深化、审计创新创业年的推进,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审计监督面临更大压力:1.管理模式在变。审计署6号令的全方面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全方面推广,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13、的提出,对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管理行为、审计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冲击。6号令的关键是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施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强化审计管理的基础工作,实施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相结合。计算机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则从审计技术创新角度对现在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战。2.审计要求在变:在审计对象上,要强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菲发展方向上,要在绩效审计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手段上,要在计算机审计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3.审计方法在变。一是从传统审计向当代审计转变;二是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三是从单位审计向项目审计转变,专题调查已经

14、成了现在审计发展的主流;四是从以过程为导向的审计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转变。伴随这些转变,本大家的审计管理思绪、模式也要跟着进行调整。4.评优措施在变。去年,省厅和市局对评优措施和标准作了较大的修改。审计项目标评优,即使其本身不是目标,不过本人认为现在的体制下,审计项目标评优仍含有“指挥棒”的作用,会给本大家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往往经过项目审计实现,项目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针对项目标评优成效情况,新的评优方法在以下七方面有加强。一是加大了审计宏观服务和威慑力;二是加大了审计创新力度;三是加大了审计宣传力度;四是加大了审计整改落

15、实力度;五是加大了审计公告力度;六是加大了审计问题的揭露或审计的深度;七是加大了领导指示的加分。五、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监督实效要提升,要关注以下多个方面1.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订出有特色的审计项目,尤其是要经过批判性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和预防性作用。本人以为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是经过批判性发觉问题、揭露问题。制订审计项目计划要坚持三个标准。一是要坚持依法审计、依法监督标准。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根据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做到程序规范,证据可靠,结果正确,既不渎职不作为,又不越权乱作为。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标准。克服就事论事和“一刀切”的做。三是坚持一切为了发展的标准。要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找准审计监督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结合点和切入点,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2.突出审计关键。压缩数量、提升质量、增加深度,加大力度。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关注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的安全,关注政策的落实落实;努力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