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69164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10名句名篇默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名句名篇默写复习建议本专题建议用时2课时课时划分教 学 内 容教学方式对应课时第1课时(讲授课)“名句名篇默写”专题攻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课时24第2课时(习题课)模拟高考限时检测,综合提能,专题验收教师批阅查漏补缺习题讲评课时26考题试做1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斜阳草

2、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2)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3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斩木

3、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锁定考向一、考纲在线考试大纲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纵观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源自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二、命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整体的

4、语文素质。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是指比较“著名”,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论深刻、抒情真切、情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经典文句和篇章。“名篇”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和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近几年江西高考试题,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呈现以下规律:1考查形式形式上以对上下句型的填空题为主,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补写出下句(或上句),或给出前后句要求考生补写出中间句。题后所注明的出处,具有提示作用。2考查范围默写内容紧扣课本,考查内容都出自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和段落。默写考查的重点不限于

5、名言警句。默写考查的难点是生僻字的书写,同音异形字的理解和书写、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3题型和分值基本固定,一般为“5题限选4题”类填空题,分值为8分。名句默写8大夺分策略一、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例如: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茕茕孑立”。其中“鹜”“茕”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二、区分同音异义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作分

6、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又知其义。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以上二题答案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暗”“愿”容易与同音字“岸”“怨”混淆。其实这两组同音字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了解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三、区分同义异形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屡见不鲜,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本题答案为“三顾频烦天下计”。其中“烦”容易与意思相近的“繁”混淆。四、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

7、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例如: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本题答案为“无边落木萧萧下”。其中“萧”容易误写成形近的“潇”“箫”。五、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以上两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错写为“满园春色”,把“肠断处”错写为“断肠处”。六、要留意具体语境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了解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

8、、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第一句如果不了解“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在千呼万唤后才出来”的语言环境,就会把“始”错写作“使”;第二句如果不了解“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作“宵”。七、要留意通假字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以上两例中加点的字,在默写时,不能写成括号中的本字

9、。八、要注意不遗漏虚词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漏掉,造成丢分。例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句话就十几个虚词,如果不注意,漏掉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失分。1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0、。(荀子劝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李密陈情表)2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帝之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屈原湘夫人)(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

11、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3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今两虎斗,其势不俱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5)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2、4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3、(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6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4、1)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5)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7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