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69088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数学解题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良好的解题习惯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顺利地解题,从而减少一些非知识性的解题错误.在教学实际及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也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要知道是用什么知识点来解题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能够仔细分析自己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实很多解题错误并不是不知道运用什么知识点,而是由于自己的解题习惯不好造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仔细审题的习惯 解题之初,必须细审题

2、意,重点是逐字逐句地审查已知条件,此外还要审查结论及解题过程.看解题过程是否步步有据,是否犯有概念和性质方面的错误,是否违背了定理、公式、法则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等.(2)准确计算的习惯首先要重视计算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然后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3)善于选择方法的习惯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

3、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选择解题途径方法的良好解题习惯,避免盲目解题而导致解题错误.寻找解题途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由因导果”,可以表述为:“已知可知可知”,最后到达结论.第二种是“执果索因”,即结论需知需知”.这样一层一层的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条件全部有了为止.这样.已知条件和要求结论之间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种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就需要我们用前两种的综合办法,以尽量缩短条件与结论的距离.即一方面从已知条件推出一些可知的中间结果,另一方面根据题

4、目的要求分析出一些需知的中间结果.需知与已知一旦统一,则可得到解题的途径. 在寻找解题途径中,要广泛联想与这些条件和结论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和方法等.联想过去是否解过和与此相同或相近的题目.那时是怎样解的?如果能联想起有关的旧知识,即与此题相应的规律原理、原则、公式就会浮现在脑海中,使解题的思路更加开阔.联想越广,跨度越大,得到的解题效果也越佳. 有时因为题目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审题的过程画成简图.这实际上是一个运用学过的知识,把题目加工、改造的过程.经过加工,思路明了,解题捷径就会出现在眼前.(4)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学生一般都会进行强度较

5、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但是,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从而导致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即原来做错了,这次还是要做错.所以,要想避免或减少解题错误的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养成练后反思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当然,在数学解题中还有很多其它良好的解题习惯,如解答过程书写规范,画图准确等,这些在学生解数学题的学习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总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避免或减少学生解题错误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