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690831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是我在刚刚加工作那年(07年)暑假买的。草草看完一遍,便将之放归书架。这么些年下来,忙于日常琐事,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此类教育教学专著。恰逢工作室寒假研修作业的要求,便翻找出来仔细研读了一番,颇有一些新的收获和体会,明白好的思想和方法是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和检验的。该书分为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四局部,我这次主要读了教书篇这一局部。现将一些书中的精彩阐述和个人体会联想写下,并与大家分享。之一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作为第一线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学方法区否认那种教学方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

2、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密。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究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P2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正所谓教无定法,学情不同、知识内容不同、老师不同,所采取的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没有一种一劳永逸、一方万能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吸收好的方法。这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不能固步自封。但同时我们又必须保持着慎重和清醒,不能生搬硬套,邯郸学步。就像蜜蜂,采集百花,而最终酿成自己独特的密。之二老师课堂上不要讲得太多

3、“讲得少,老师才能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能有可能记得住。”“人们正常的讲话速度是每分钟200字,讲10分钟就是两千字,一节课假如有一半的时间讲,那就有4500字。即使其中有1/4的是必要的信息量,学生接手之后储存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当堂接收存储了1100多字的信息量,但其在大脑中全部长期保持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即使大局部长期保持了,又有多少有再现的价值和可能呢?” P6讲读课要少讲多读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来说,经常头疼的一大问题就是,怎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把众多的知识点、习题讲完,怎么兼顾到学生的提问、讨论、考虑、

4、答题,怎么让课堂有效、高效。魏书生老师从一名语文老师的角度做出了答复,那就是老师不要讲得太多,能放给学生自己去读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因为只有老师讲得少了,老师讲的内容才更精当,学生才更能理解、能吸收。讲得太多,学生不能吸收,是徒劳的。虽然学科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上,我们也可以注意要“少讲”和“不讲”,做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足都的时间和精力来“精讲”。拿新课教学来说,老师不能把整堂课都包办了,要更多的让学生来参与,让他们主动的自学、考虑、归纳、练习。当然,这还得视不同的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我以前的教学中,自己讲得就很多,尽管随着教学经历的日益丰富,自以为讲得还有些精彩,但想要有更

5、大的打破,以后还得在关注学生上下功夫。对于习题课来说,就是要选择性的评讲。不是所有习题都讲,这样才能让讲的题讲精、讲透。巴蜀中学秦德胜老师主持的课题物理“333”体验式教学形式就是关于这一方面的很好的经历和形式。“三讲:根底核心必讲、思路方法必讲、问题疑难必讲。三不讲:学生懂的不讲、讲不懂的不讲、讲懂了很少用的不讲。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归纳、自主命题考试与评价”“不看不讲、不练不讲、不议不讲、“不讲”那么矣,“讲”那么“九动”眼动、耳动、口动、心动、脑动、手动、情动、神动、行动”。秦德胜物理“333”体验式教学形式施行策略这些都是很精彩的阐述,我们假设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其用好,必然对我们的教

6、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之三引导学生归纳知识树“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生疏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看地图,明方向,定目的,选择最正确道路,才能少走冤枉路,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P19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每个学科都可以归纳出一棵“知识树”,这棵“树”有主干、有枝丫、有树叶,有系统的逻辑构造。魏老师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出在学习之初就开场归纳知识树,后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棵树。在物理学科中,由于物理知识更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构造,大到整个高中物理,小到一册书、一章乃至一节,都能归纳出知识树来。做好这个工作,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稳固记忆,并在相关知识点间建立联络形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对知识的运

7、用。之四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严密联络,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学生会自学一册书的方法,兴趣就高;学习兴趣高,效果就好;效果好了,兴趣能更高。良性循环链就这样形成了。” P23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学得好,才能算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假如具有很好的自学才能和自学理论,必然会使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才能,这比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收要好得多。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不妨引导学生自学、给他们时机自学,这样老师会更轻松,学生会学得更好。之五学生的才能要靠理论来进步“一位家长以为孩子要学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必须反复地讲骑车的

8、知识:骑车要领20条,骑车须知50条,骑车考前须知30点。这些都循循善诱地、认真仔细地、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了,讲清楚了,孩子也听了,也懂了,并且到达了倒背如流的纯熟程度。尽管他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孩子背也用去了几个月的时间,但给孩子一辆自行车,照旧还不会骑。并且有些过细的条条框框,不该在骑车之前讲的条条框框,反倒起到了束缚孩子手脚的作业,使孩子对理论产生了畏惧心理。”“另一位家长那么认为骑车是一种才能,才能要靠孩子自己去理论才能形成,家长根本不可能代替。于是,他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到了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在那练,练了不到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 P54培养学生的才能要靠理论有时候学生会有这样

9、的困惑:“我把公式概念都搞懂记住了呀,怎么还是不会做题呢?”这就在于知识和才能的差异。知识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来获得,才能却要在理论中进步。拿解决一道物理计算题来说,需要阅读理解才能、空间想象才能、逻辑思维才能、记忆力、数学运算才能。怎样才能进步这些才能呢?还得是通过练习、通过理论。这里说的练习,不是指题海战术,而是有目的、有方案、适当的练习。之六如何留作业“十年以前有一天,一位学生问我:我不写您留的作业行吗?为什么?您留的这些题我都会了,再写不就是体力劳动了吗?而我感觉不会的题却没时间写。所谓定量作业就是字数确定,内容不限。每天每人必须写够500字。这500字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宜的内容。

10、” P76作业学生自己留魏老师的这一段阐述,说到底还是“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需要,注重效果和效率,平稳的、不负担过重但是要长期坚持的学习。作为物理学科,其实也有相似的境遇。比方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有的题对学生来说太简单,已经掌握了,是重复劳动,而有的题对学生来说又太难,就是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效率低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是就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知道什么样的题他们做了对他们来说最有效,而不一定是将一本固定的教学辅导资料中的题一一完成。所以留作业这一块,也是老师大有可为的地方。当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甚至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也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当然不能照搬魏老师的做法,完全让学生来

11、留作业。因为有时候学生没去做题之前,他也不是在某道题他适不合适。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老师的挑选为主,时而留出点学生自主的时机,这样可能让我们的习题练习更有效、更高效。总结看了魏书生老师关于教学经历的阐述,我有几点感想。1、要成为一名好的老师,不能端着架子,以自我为中心,而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讲得好不是真的好,学生学得好才是真的好。2、老师要有开放、创新、学习、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更好的自我。3、像魏书生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卓越的老师,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并未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把正确的方法用好,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4、就像物理学家对物理公式的追求:“简洁、对称、美感”,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我相信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简单、正确、有效”的。因为繁琐的教法只会让老师困扰,难以长期在教学中理论,简单有效的教法才容易坚持下去,也更便于老师掌握。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