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69000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 今天,阅读附答案推荐的是“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小编认为,古诗词叙述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这篇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唐元 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1. 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2分)2.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答: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由整理,仅供参考: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入迷、

2、留连忘返(各1分)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答复得1分)【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叹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观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那么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

3、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黄昏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第三句以否认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这篇“菊花(元稹)阅读附答案是由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忙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