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时间的脚印[26]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67954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 时间的脚印[2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8 时间的脚印[2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 时间的脚印[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时间的脚印[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时间的脚印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及方法。2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麦金西眼里,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看看他眼中的时间。(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今天,我们把课堂交给大家,小组合作完成黑板上的问题。(提示:本文为事理说明文,注意说明对象的表述;小组要有分工。)(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交流点拨】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2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交流点拨】逻辑顺序。可先通

2、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概括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第二部分(529):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5-21:岩石的厚度、顺序记录时间 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痕迹:地壳活动、气候变化、古代生物状况、地球历史发展过程、转瞬即逝的活动。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的记录不容易,但意义重大。说明文语段一般比较规范,一般都有总起句、展开句和总结句。请你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交流点拨】文章第7段启下,第18段承上。文章第27段是第28段的总起句,是启下。第24段是第23段的总结句,是承上。在第26段中第一句话是总起句,以下为展开句。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就能把握

3、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说明方法。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交流点拨】分类别。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交流点拨】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交流点拨】举例子,列举兰新铁路建筑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

4、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间伯伯【交流点拨】引用。形象暗示时间走过都会留下痕迹,照应文题,开启下文。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交流点拨】作诠释。解释化石的形成过程。(三)品味说明语言。准确严密性:“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生动形象性: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交流点拨】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确实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交流点拨】口语化,如化家常、亲切。(四)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自主完成了本课的学习。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四、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